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1-05-09
我國秸稈產出量已達7億噸,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形勢下,以秸稈為原料的現代能源產業迎來重大機遇。
秸稈是一種資源,可以發展成為產業,并且具有與其他能源所不同的綠色、可再生等優點。目前我國的秸稈產出量已超過7億噸,折合成標煤約為3.5億噸,相當于7個神東煤田,若全部利用可以減排8.5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2007年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如此寶貴的資源很值得進行產業化開發。 目前,我國秸稈用途主要是還田、生物農藥、飼料、工業原料以及薪柴和露地焚燒。這些利用屬于傳統產業提升,而以秸稈為原料的現代能源是一個新興產業。
秸稈能源產業在歐洲發展已經有30多年,秸稈發電和顆粒燃料的技術成熟度和商業化程度最高。在中國,秸稈直燃發電的技術和設備已經可以全部自主與國產。如將1億噸秸稈用于發電,可建500個25MW的小型電站,相當于一個“三峽”的發電量,年替代4350萬噸標煤和減排9000萬噸二氧化碳,農民年新增收入250億元和得到50多萬個工作崗位。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農民增收的關鍵是為農民尋求增收渠道。無論是秸稈直燃發電或是顆粒燃料,每噸秸稈農民可獲得250元-300元,全國4億噸能源用秸稈就能獲得1000億元-1200億元。此外,農村的能源消費中,由煙熏火燎的薪柴到燒顆料燃料,能效可以提高2-3倍,能源消費質量可以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