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崔曉麗 魏俊俠 來源:合陽縣植保站 日期:2011-06-16
玉米田化學除草技術是一項省工、省力、低投入、高效益的除草措施。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玉米苗后除草劑應用面積逐年擴大。由于部分用藥人員用藥技術不到位,致使部分田塊出現不同程度、情形不一的藥害。據調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敬請大家注意:
一是噴霧器具,噴霧頭沒擰緊或壓力小,霧化程度不好,有滴藥液現象;
二是噴灑技術,噴藥時走速不均勻,用藥量不準;
三是水量不足;
四是個別用藥人員為加快噴藥進度,噴霧寬度增加,致使噴霧交接點正好處在玉米垅中間;
五是用藥時間不當;
六是與有機磷類農藥混用或用藥前后七天內使用有機磷類農藥;
七是玉米超過8~10葉以上時,田間雜草葉齡已大,用20%克蕪蹤水劑在玉米行間進行定向噴霧,保護罩不嚴緊。
玉米苗后莖葉處理全田噴霧時,首先要注意用藥安全。解決辦法如下:
1、選用性能好的噴霧器,噴藥前用清水試壓,更換存在問題的部件。
2、用清水試驗噴霧速度,準確計算用藥量。
3、加大用水量,每畝用水40-50公斤 。
4、采用行間噴霧,最大限度地降低除草劑對較為幼嫩玉米葉片的傷害。
5、用藥時間掌握在玉米3-5葉期,雜草3葉前,雜草越小效果越好。
6、禁止與有機磷類農藥混用,用藥前后七天內不使用有機磷類農藥。
7、定向噴霧的玉米田,保護罩必須扣好,嚴防漏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