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山東省植保總站 來源:山東省植保總站 日期:2011-06-16
各市植保站:
灰飛虱是傳播玉米粗縮病和水稻黑條矮縮病、條紋葉枯病的重要傳毒害蟲,一旦發生流行,對作物產量影響極大。近日據濟寧市調查,灰飛虱在魚臺、市中區、金鄉、微山等稻茬麥田平均每畝卵量619萬粒,重地塊達1064萬粒,卵量之多歷年罕見;田間調查一代1齡若蟲平均畝蟲量6萬頭,成蟲還在繼續產卵,田間卵、蟲量還將大量增加。當前氣象條件十分適宜灰飛虱的發生,如一代防治不好,將會嚴重影響稻茬麥的灌漿和正常成熟,造成小麥叢矮病、玉米粗縮病、水稻黑條矮縮病和水稻條紋葉枯病等嚴重發生。
各地要充分認識查治灰飛虱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屬地防控責任。要緊急行動起來,深入田間一線,認真做好監測預警。要按照《山東省2011年灰飛虱及其傳播的病毒病防控預案》(魯植保[2011]17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積極爭取防控經費,大力開展宣傳培訓和專業化防治工作。要早認識,早部署,爭主動,保效果,堅決打贏灰飛虱防治攻堅戰。
當前要重點防控稻茬麥田一代和水稻秧田一代成蟲,壓低蟲源基數,在實施小麥穗期“一噴三防”過程中根據蟲情注意防治灰飛虱。小麥收獲后、下茬玉米播種或水稻移栽前,對蟲量大地塊,要預先進行防治。玉米苗期、水稻移栽后更要密切關注灰飛虱種群數量,全面實施防控,務必果斷、及時控制蟲量和毒源,確保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