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1-10-10
根據二代棉鈴蟲殘蟲基數調查,結合市氣象臺天氣預報,參考歷年資料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三代棉鈴蟲在我市臨猗、永濟、鹽湖等棉花主產區絕大部分棉田和蔬菜、豆類等秋作物田為中等發生。二代成蟲盛發期在7月16日到26日,三代卵盛期在7月18日至28日。全市棉田發生面積70萬畝,其他作物田200萬畝左右。
一、預報依據
1、二代棉鈴蟲殘蟲量及幼蟲發育進度
7月5日前后調查(結果見表1),棉田畝殘蟲數量,芮城、鹽湖高于去年,其它接近或低于去年,均低于近10年平均值。另據鹽湖等地調查,番茄、青椒蛀果率5~8%,百株有蟲9~22頭,蟲量及蛀果率高于去年。幼蟲發育進度結果見表2,以3~5齡幼蟲為主,幼蟲齡期接近歷年。
2、氣象條件
市氣象臺預報,7月份全市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1℃左右,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4—5成, 8月降水偏多1~2成。氣候條件對三代棉鈴蟲發生無明顯不利影響。
3、生態條件
今年我市抗蟲棉面積占總植棉面積90%以上,對三代棉鈴蟲危害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因棉花品種較雜,導致部分抗蟲棉抗蟲性差;另外,目前我市棉花和蔬菜、玉米等秋作物長勢良好,為棉鈴蟲的發生為害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
表1 棉田二代棉鈴蟲畝殘蟲量比較 調查日期:7月5日前后
地點
項目 芮城 永濟 裴介 鹽湖
2008年(頭/畝) 43 35 90 74
2007年(頭/畝) 17.5 38 100 64
近10年平均(頭/畝) 47.7 145 150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