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1-10-12
冬、春季對麥田進行化學除草是一項省工、省時、高效的雜草防除方法。但若使用不當,不僅浪費了藥劑,還會傷害小麥,延誤雜草防除期。麥田化學除草,要做到高效和安全,需正確掌握麥田雜草數量、施藥時間以及施藥時的環境條件等,方能事半功倍。
一、要根據麥田雜草數量 在冬末春初雜草尚未出齊時噴藥化除。此時土壤里的草子到春季天氣轉暖后又會萌發新芽,危害小麥。因此,噴藥化除應當在田間雜草長出80%時進行。操作時克參照麥田上年度雜草發生數量來進行。
二、要結合施藥時的氣候條件一般來說,雜草化除效果的高低與當地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有關,尤其是與氣溫關系較大。如二甲四氯除草劑用量相同,溫度在14℃時除草效果為90%,溫度在9℃時除草效果為70%~80%,而溫度在3℃時,除草效果僅為50%。但在實際使用時,由于冬、春季氣溫忽高忽低,變化較大,宜掌握在晴天上午9 時至下午4時進行。
三、防除時間要適時 若過早噴藥化除,麥苗較小易發生藥害,但雜草尚未萌發;過遲用藥則麥株過密,群體大,用藥量相對加大,且雜草生長茁壯,具有一定的抗藥性。因此,應在春季氣溫為5℃左右時進行防除為宜。
四、應注意所選藥劑理化性質,并將不同藥劑混配使用其混配原則是:1.混用的除草劑在使用時期與使用方法上應基本一致。2.可將不同的除草劑混合使用,效果更好。3.盡可能將殺草原理不同的除草劑混用。 4.要考慮混用的各種除草劑的化學性能,避免其混合后發生分層與沉淀。另外,在除草劑混用時混配一定數量的化肥、農藥等,則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