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07-25
一、棉花前期病蟲害發生概況和特點
(一)發生概況
棉花病蟲害前期發生程度總體偏輕,輕于上年。其中,棉鈴蟲、苗期蚜蟲、棉葉螨、棉盲蝽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北內陸棉區普遍,發生面積分別達2600萬畝、2500萬畝、1700萬畝和1500萬畝;煙粉虱、棉薊馬在長江流域和新疆棉區棉區發生,發生面積分別為300萬畝和400萬畝。而苗期病害和枯萎病在全國各棉區發生,分別發生1400萬畝和600萬畝。即前期蟲害發生9300萬畝,病害發生2400萬畝,病蟲害累計發生1.17億畝。
(二)發生特點
1.棉鈴蟲和棉盲蝽在大部棉區發生平穩
多數病蟲害呈偏輕發生,發生程度明顯輕于上年和常年。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疆部分棉區轉Bt棉對棉鈴蟲的控制作用明顯,蟲量維持低水平,發生較重的黃河流域百株蟲量多在4頭以下,山西運城、陜西渭南、河北邯鄲、衡水、湖北武穴等局部棉田百株蟲量11-20頭。棉盲蝽在各棉區百株蟲量多為1-5頭,被害株率在5%以下,江西、湖北、河南、山西、山東和新疆等地百株蟲量高的超過20頭,山西運城、江西九江、河北廊坊等局部棉田被害株率達23%、30%和50%。
2.棉蚜和棉葉螨在北方部分棉區發生較重
棉花生長前期受干旱天氣影響,苗期蚜蟲在新疆、陜西、山西、山東、河北和天津等省份發生較重,百株蚜量一般為500-1000頭,最高蟲量為2000-6000頭,新疆喀什達7.3萬頭。葉螨以河南和陜西發生為重,陜西平均百株螨量和最高百株螨量分別為450頭和2620頭;河南平均百株螨量為1350頭,局部棉田最高達4000-8000頭,蟲量是上年同期的2倍多。其他省份棉蚜和棉葉螨多為偏輕及以下程度發生,百株蟲量多低于500頭。
3.大部棉區棉花病害發生較輕
苗期病害和枯萎病在大部棉區為偏輕和輕發生。其中,苗期病害各地病株率在5%以下,但江西北部一般病株率5%-25%,高的達40%-60%,達偏重程度;枯萎病各地病株率不超過10%,湖北孝感平均病株率為12%,最高達40%,江西彭澤、渝水等地最高達65%。黃萎病在各棉區多零星發生。
二、棉花中后期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棉花中后期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發生為害重于前期,仍以蟲害為主,其中棉盲蝽在黃河流域棉區、蚜蟲和棉葉螨及煙粉虱在新疆和其他棉區局部呈偏重為害趨勢,黃萎病和鈴病在大部棉區有突發的潛在威脅。預計棉花中后期病蟲害發生2.4億畝次,其中蟲害發生1.9億畝次,病害發生5000萬畝。
棉鈴蟲:三代棉鈴蟲預計發生3300萬畝,全國各棉區總體為偏輕發生,湖北江漢平原、江西和湖南北部為中等發生。各地第二代成蟲盛期(成蟲盛期推后3天即為三代卵盛期)較常年接近或推遲1-2天,預測時期見表1。預計四代發生1800萬畝。長江流域棉區中等發生,黃河流域和南疆為偏輕發生,幼蟲發生盛期為8月下旬至9月中旬。
表1 各地二代棉鈴蟲成蟲發生盛期
棉盲蝽:預計發生3500萬畝(三、四代約發生1600萬畝,五代發生300萬畝)。其中,三代在江蘇和黃河流域大部偏重發生,新疆和長江流域的其他大部棉區中等發生。三代發生盛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
棉蚜:伏期棉蚜預計發生3400萬畝。新疆北部和東部、河北和山西南部局部偏重發生,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其他大部棉區和南疆中等至偏輕發生;發生盛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中旬。
棉葉螨:預計發生3000萬畝;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大部為中等發生,南疆喀什和阿克蘇、北疆昌吉和博州、東疆哈密及江西北部等地可達偏重發生;發生盛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煙粉虱:預計發生2000萬畝。長江流域和新疆大部中等發生,黃河流域棉區偏輕發生;發生盛期為9月上、中旬。 黃萎病:預計發生1600萬畝。河北和湖北棉花連作棉區偏重發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其他大部棉區和新疆棉區中等發生;發生盛期為8月中旬至9月上旬。 其他病蟲:斜紋夜蛾在長江流域棉區、棉薊馬在新疆中等發生;遇多雨天氣鈴期病害有嚴重發生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