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10-18
日前,由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生農生化公司—美國富美實(FMC)公司組成的全球作物保護創新發展聯盟,在華東理工科技園內注冊成立了一家創新型企業——上海生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定位于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與產業化推進相結合,重點開展環氧蟲啶后續工藝優化、生農公司急需的關鍵技術和重大非專利藥物開發,并開展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以及貨物、技術進出口業務,以期和FMC公司進一步的全球合作。這種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模式將助推“中國創新”走向世界。
產學研用聯手國際
農藥創制能力不足是制約我國農藥企業發展的短板。自主創新的農藥產品,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市場推廣或與國外跨國公司產品競爭,一直都不占優勢。國家《農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農藥行業以市場為導向、產品為核心,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積極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為支撐的農藥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在當前國內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差距尚難以逾越的情況下,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生農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積極謀求創新合作的新模式,并與世界500強的美國FMC公司牽手。今年2月,全球作物保護創新發展聯盟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在全球推廣多種國內新型自主創制的農藥產品。根據三方合作協議,上海生農生化將獨家生產由華東理工大學藥物研究所創制的新型原藥,并由FMC負責全球市場推廣,這家公司將承擔國際專利申請、各國農藥登記與市場開發等工作。
自主創新搭建基礎
農藥創制風險大、耗資巨、成功率低,被普遍認為是富國俱樂部的游戲。然而,聯盟合作的基礎恰恰是要開發自主創新的好產品,否則一切合作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華東理工大學研制的新型綠色殺蟲劑環氧蟲啶便是柱梁之一。
業內專家們指出,這種新型原藥對某些蟲類的活性,明顯優于目前流行的殺蟲劑,極有可能成為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一類殺蟲劑。FMC也對該原藥予以高度的認可,預計這種新型產品的年銷售額可在獲得農藥登記后的4年內達到6000萬美元以上。FMC全球農品部總裁米爾頓表示,鑒于華理在開發農田用新化合物方面的研發優勢,FMC將與該校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進行農藥新產品的創制與開發。
據介紹,2003年,在校長錢旭紅教授的支持下,該校李忠教授開始涉足農藥創制的新領域——新煙堿殺蟲劑的創制,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順硝烯”的研究策略,構建了相對完整的研發體系。經過連續的克堅攻難,李忠團隊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氧蟲啶。這種綠色化學殺蟲劑不僅具有超高的活性和獨特的作用機制,而且低毒、對環境友好,同時具有極低的交互抗性,在防治已經對傳統殺蟲劑有嚴重抗藥性的害蟲方面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該藥物已于去年授權給上海生農生化公司生產,并申請了包括中國、美國、歐盟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發明專利,還獲得了中國農藥工業協會頒發的中國農藥行業技術創新優秀獎。
“中國創新”推向世界
自主創制農藥的科技成果如何更快實現產業化,走進國內外市場?國家農藥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副院長李鐘華認為,由科研單位、國內外企業組成“創新聯盟”,這種三方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是一個突破。錢旭紅表示,這項合作將依托校企各自優勢,促進中國農藥創新品種走向世界。
此外,這種新模式有利于多方共贏。上海生農生化董事長華強以這種新藥舉例說,該產品在全球進行登記的費用要4000萬~6000萬美元,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承受得了這么高的登記費用。而作為合作伙伴,FMC在推廣這種產品時,全球的登記都是用華東理工和上海生農的名字,FMC并沒有任何專利權。另外,根據簽約,FMC所有的原藥都要從上海生農購買,生產廠家在中國,原藥的價格也是由上海生農確定。米爾頓也認為,華東理工在農藥創制方面具有領先的理念和實力,生農公司在中國農藥行業的技術開發、生產應用優勢,FMC在產品開發、市場銷售方面的深厚實力,三者的結合將是走向成功的最強有力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