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2-12-05
1、做好預測預報。(1)查卵。卵塊一般產在向陽、雜草較少、土壤疏松的地方,產卵場所一般有母蝗的遺骸殘留,以及紅頭芫菁活動,因紅頭芫菁的幼蟲取食蝗卵。(2)查蝻。監視跳蝻活動和了解孵化數量,一般從發現跳蝻孵出之日起數天內必須施藥,否則跳蝻上了大竹后,防治就比較困難了。
2、人工挖卵塊。竹蝗產卵集中,在11月份可進行挖掘消除。
3、誘殺。用人尿1000公斤,食鹽1公斤,甲敵粉3公斤混合,攪拌均勻后,放入扎好的干稻草把約1000個(草把長20-30厘米,直徑4厘米)浸泡8-24小時,取出草把前加入80%敵敵畏乳劑0.4公斤,翻勻后即可使用,每畝放草把20個于陰涼處,誘殺效果較好。
4、藥劑防治。在跳蝻出土10天內,趁晨露未干前,噴撒1.5%甲基1605粉或3%敵百蟲粉劑每畝2公斤;或用25%滅幼脲Ⅲ號粉劑或16%滅幼脲Ⅲ號增效粉劑,兌滑石粉50-75倍噴施。對已上大竹的竹蝗,可施放741敵敵畏煙劑,跳蝻期用量每畝0.5-1公斤,成蟲期用量每畝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