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全國農技中心 日期:2023-08-10
根據當前病蟲發生基數、水稻栽培情況和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早稻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全國發生面積2.53億畝次。其中,二化螟、紋枯病偏重發生,局部地區大發生,進一步重發趨勢明顯;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重于上年。全國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
二化螟 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局部地區大發生,華南稻區中等發生,為害繼續加重,全國發生面積6000萬畝次。
稻飛虱 在華南中西部偏重發生,華南南部和東部、西南南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6000萬畝次。
稻縱卷葉螟 在華南中西部偏重發生,其他稻區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4600萬畝次。紋枯病:在華南中西部、江南、長江中下游稻區偏重發生,華南南部和東部中等發生,全國發生面積5700萬畝次。
稻瘟病 在華南南部、江南、長江中游稻區中等發生,丘陵山區、老病區和感病品種種植區局部偏重發生,全國發生面積1000萬畝次。
其他病蟲害 在部分稻區有一定程度發生,發生面積2000萬畝次,其中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水稻條紋葉枯病、三化螟、大螟輕發生至偏輕發生。
預測依據:除多數病蟲具備中等至大發生基數外,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穩中有增,早稻主栽品種以優質高產型為主,抗病性普遍較弱,病害流行風險大;各地橋梁田、插花田普遍,有利于害蟲輾轉為害;農民偏施氮肥,水稻生長量大、田間郁蔽,易形成適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據2022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報告,監測地區褐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對許多常規藥劑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科學合理用藥要求更高、難度加大。此外,近期氣候條件(氣溫及降水、臺風等)有利于病蟲發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