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農藥市場信息》第23期、24期 日期:2022-12-23
蘋果(Malus pumila Mill.),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多年生落葉喬木果樹,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種類之一,在我國已有2200多年的種植史,為我國第二大水果。自1993年以來,我國蘋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一直穩居全球首位。據農業農村部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蘋果的種植面積穩中略降,為199.35萬公頃,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4406.61萬噸。由于我國蘋果種植區生態位廣,土壤鹽漬化嚴重,加之期間各種雜草、害蟲、病原物等頻發,致使蘋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影響了蘋果的產量和品質。為解決蘋果生產上多元植保需求,本文對蘋果上登記的農藥產品進行了梳理,分析了蘋果用藥登記現狀及存在問題,旨在推動蘋果的綠色植保,促進蘋果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我國蘋果生產概況
蘋果,系多年生溫帶地區的主要水果,是我國制作蘋果罐頭、果汁重要的原料之一。蘋果果肉黃白,酸甜適口,風味芳香,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與梨、山楂、榅桲、枇杷等同為仁果類水果。蘋果原產于中亞細亞及我國新疆西部,有著5000多年的種植史,全世界有95個國家和地區生產蘋果,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與出口國。蘋果在我國普遍種植,主要集中在以北方十省(市)為主的渤海灣產區、西北黃土高原產區,以豫、蘇、皖為主的黃河故道產區,及以川、滇、貴為主的西南冷涼高地產區。通過2020年數據整理,渤海灣、西北黃土高原兩大產區蘋果種植面積占全國的78%(見圖1)。
陜西、山東、山西、河南、甘肅、遼寧、河北、新疆、四川、云南和江蘇等11省(區)蘋果總產量約占全國的97%(見表1)。我國蘋果的主要種類和品種豐富,中國農科院選育的″華蜜″″華麗″″華紅″″華艷″″華優寶蜜″,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選育的″冀蘋″系列品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培育的″瑞香紅″,山東農業大學選育的″幸紅″,山西農業大學選育的″赤霞″等系列蘋果品種,特別是煙臺蘋果、洛川蘋果、棲霞蘋果、阿克蘇蘋果、興城蘋果、綏中蘋果、瓦房店小國光、龍江大秋果等地理標志商標蘋果在水果市場上深受歡迎。我國各地蘋果產期因氣候條件、品種特性、種植時期而異,一般于7月中下旬至12月陸續有蘋果成熟上市,隨著蘋果果實促熟、采后保鮮技術的廣泛應用,蘋果產品已基本上做到了周年供應。
二、蘋果上多元植保需求現狀
在蘋果當年生命周期中,生長前期(休眠期、芽萌動期)常遭遇霜凍,中期(花序分離至開花期、幼果期至花芽分化期和春梢停長期)會面臨雹災、落花落果、枝葉徒長、草害,后期(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成熟期、蘋果成熟采收期、落葉期)有梅雨、風害、日灼、生長失調、病害侵染、蟲害蠶食等災害,故需在蘋果生產上加強果園管理,確保蘋果豐收。目前,蘋果上病蟲草害的防治及其生理組織活動需要調控,諸如調節生長、增產和保鮮等已成為我國蘋果高產穩產的關鍵措施。
(一) 蘋果上常見病蟲草害
據筆者整理、統計,我國蘋果園常見病蟲草害有413種(不含非侵染性病害和鳥害、鼠害),其中病害63種、害蟲303種、雜草47種。
1. 蘋果園病害種類與分布
蘋果病害發生規律復雜多變,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份或局部地區,特別是盲目引種、嫁接(接穗、砧木)、擴繁蘋果品種的基地,嚴重危害蘋果生產。目前,在我國蘋果園常見病害有63種,不包括蘋果苦痘病(苦陷病)、蘋果痘斑病(鈣營養失調癥)、蘋果紅玉斑點病、蘋果粗皮病、蘋果水心病(蜜果病或玻璃果)、蘋果果肉褐變病、蘋果虎皮病(褐燙病、暈皮病)、蘋果軟虎皮病、蘋果霜環病、日灼癥、果銹病、裂果癥、崩潰病、缺氮癥、缺磷癥、缺鉀癥、缺鐵黃葉癥(缺鐵失綠癥或黃化病)、缺硼癥(縮果癥)、缺鋅小葉癥、蘋果氨中毒、蘋果樹再植病(蘋果樹重茬病)、蘋果干旱癥、蘋果水澇爛根病、蘋果樹抽條、蘋果樹凍害、蘋果雹傷、蘋果鹽堿害、蘋果藥害等非侵染性病害,其中發生較普遍或發生較重的主要病害有10余種,如蘋果樹腐爛病、炭疽病、斑點落葉病、銹病、白粉病、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花葉病等;偶發病害或發生較輕的次要病害有40多種,有蘋果樹枝潰瘍病、根結線蟲病、扁枝病、毛根病和根癌病等。
2. 蘋果園害蟲種類與分布
據筆者統計,我國蘋果園常見害蟲有2綱10目68科303種,其分布普遍,危害蘋果比較嚴重的常發性害蟲有30多種,如大青葉蟬、繡線菊蚜(蘋果黃蚜)、蘋果瘤蚜、褐軟蠟蚧、麻皮蝽、茶翅蝽、綠盲蝽、蘋果小吉丁、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白星花金龜、桃紅頸天牛、桃潛蛾、蘋果巢蛾、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蟲)、黃色卷蛾(蘋果卷葉蛾)、梨小食心蟲、桃蛀野螟(桃蛀螟)、褐邊綠刺蛾(綠刺蛾)、棗步曲、沙棗尺蠖、蘋掌舟蛾(舟形毛蟲)、舞毒蛾、盜毒蛾、大窠蓑蛾、紅緣燈蛾、蘋果全爪螨、山楂葉螨等;偶發性害蟲有260多種,如美國白蛾、螻蛄、棉鈴蟲、蘋果塔葉蟬、藏柳長痣大蚜、星片盾蚧、蘋果球蚧、窄眼網蝽、蘋斑芫菁、紅腳平爪鰓金龜、赤瘤筒天牛、櫻桃虎象、山楂長小蠹、蘋異銀蛾和梨黃卷蛾等。在蘋果害蟲中,蚜蟲易誘發蘋果煤污病,并能傳播病毒病;葉蟬是主要的傳毒媒介。
3. 蘋果園雜草種類與分布
蘋果園雜草的發生種類復雜(除常見旱田雜草外,還包括小灌木和路旁、渠邊、林緣的雜草)、群落各異(因蘋果園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組成、栽培方式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產生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雜草群落),危害十分嚴重,以其生長能力強、種群量大、生長速度快等生態優勢,侵占地上和地下部空間,與蘋果爭奪土壤里的水分、養分,降低蘋果樹的光能利用和葉片的碳素同化作用,干擾蘋果正常生長,造成樹勢衰弱,傳播病蟲害,最終導致蘋果減產,是限制蘋果樹生長和影響果實產量與品質的重要因子,且對蘋果園管理(追肥、澆水、防病滅蟲、夏季修剪等)帶來諸多不便。據筆者統計,蘋果園內比較常見且造成危害的雜草有18科47種,如狗尾草、馬唐、稗草、牛筋草、鴨跖草、刺兒菜、龍葵、苣賣菜、蘆葦、苘麻、獨行菜和蒼耳等。蘋果園雜草中,龍葵是炭疽病的寄主植物;薺、鐵莧菜、藜、蒼耳、苣荬菜和狗牙根是蚜蟲的寄主植物,鐵莧菜、附地菜是紅蜘蛛的寄主植物,藜是象鼻蟲的寄主植物,田旋花、香附子是蝽象的寄主植物,狗牙根是葉蟬的寄主,蒼耳、鐵莧菜是棉鈴蟲的寄主植物。
(二) 蘋果生理活動需要調控
在蘋果的整個生育期,蘋果生長環境特征復雜,如果發生養料供給障礙、氣候脅迫、或局部蘋果園區管理粗放,都會嚴重干擾蘋果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其抗逆性差、生長減退、蘋果產量和品質下降。研究表明:蘋果生長發育的逆境中,蘋果生理活動需要進行生長調控。目前,蘋果生理活動需要調控的應用技術有10余項,是蘋果增產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其中比較常見的蘋果生理活動需要使用農藥進行調控的措施有4項,如調節生長、調節果型、增加產量、保鮮等。
三、我國蘋果使用農藥登記情況
(一)我國薔薇科果樹用農藥登記總體情況
薔薇科果樹,有灌木、喬木和草本,是我國南北方的特產果樹,還是蜜源植物。薔薇科果樹主產于北溫帶,果實有核果、梨果、瘦果,因果肉酸甜適度、風味佳美、適于鮮食,備受消費者的青睞。截至2022年5月19日,在我國登記的薔薇科果樹上農藥登記的有效期內產品共有3653個,涉及8種主要果樹,產品登記數量依次為蘋果2529個、梨798個、草莓135個、桃96個、枇杷42個、櫻桃36個、李5個、杏1個,其中蘋果上登記產品占薔薇科果樹總數的69%。薔薇科可供食用的主要果樹用農藥登記占比情況見圖2。
(二) 我國蘋果用農藥登記現狀
據統計,截至2022年6月26日,我國在蘋果上登記的有效期內的已允許使用農藥產品共計2540個,約比柑橘上登記的農藥產品少20%,但遠多于葡萄、香蕉、棗、荔枝、芒果、楊梅、石榴、獼猴桃、柿、菠蘿、核桃、龍眼等其他果樹上登記的農藥產品。2540個登記產品包括1666個單制劑和874個混配制劑,其中:殺菌劑產品1311個(含殺螨劑/殺菌劑、殺菌劑/殺蟲劑),占登記總數的51%;殺蟲劑產品1062個(含殺螨劑、殺菌劑/殺蟲劑、殺蟲劑/殺螨劑、殺螨劑/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和昆蟲生長調節劑),占登記總數42%;除草劑94個,占登記總數的4%;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73個,占登記總數的3%(見圖3)。
1. 殺菌劑
登記的1311個蘋果用殺菌劑中,有單劑773個、混配制劑538個。其中以蘋果斑點落葉病(見表2)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最多,有595個,蘋果輪紋病(見表3)次之,有433個(包括枝干輪紋病3個),其后蘋果炭疽病(見表4)239個、蘋果白粉病(見表5)202個、蘋果黑星病(見表6)111個,接著蘋果褐斑病96個(見表7)、蘋果腐爛病67個(見表8),隨后多種病害13個、蘋果葉斑病5個,其余為斑點病和黑斑病各2個,根腐病、灰斑病、黑點病和葉果病各1個。其中,有的唑醚.代森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炭疽病上進行了登記,個別的唑醚.代森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炭疽病、輪紋病上進行了登記,有的氯氟醚.吡唑酯或吡唑.異菌脲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斑點落葉病、褐斑病上進行了登記,有的唑醚.壬菌銅的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輪紋病、炭疽病上進行了登記,有的醚菌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樹黑星病上進行了登記,部分代森錳鋅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斑點落葉病、輪紋病、炭疽病上進行了登記,有的代森錳鋅或多.錳鋅或乙鋁.錳鋅或噁酮.錳鋅或波爾.錳鋅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斑點落葉病、輪紋病上進行了登記,等等。此外,個別的硫磺和石硫合劑生產企業分別在白粉病、腐爛病、葉螨和白粉病、葉螨上進行了登記。
單劑登記數量最多的為戊唑醇,有152個登記產品,占單劑總數的19.66%;甲基硫菌靈登記數量次之,有121個,占比為15.65%;代森錳鋅登記91個,占比為11.77%。其中,戊唑醇、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多菌靈、多抗霉素和苯醚甲環唑6種殺菌劑單劑登記產品數量占蘋果上登記殺菌劑單劑總數的64%。
蘋果上登記的1311個殺菌劑產品中,實際登記的有效成分有80種,其中單劑60種(見表9)、復配劑20種。而復配劑中只有乙嘧酚、氟唑菌酰羥胺、啶酰菌胺、萘乙酸、吡唑萘菌胺、硫酸銅、啶氧菌酯、苯菌靈、三唑酮、三乙膦酸鋁、烯肟菌酯、噁唑菌酮、幾丁聚糖、氨基寡糖素、壬菌銅、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井岡霉素、嘧菌酯、嘧菌環胺等有效成分未以單劑形式在蘋果上登記。殺菌劑單劑領先前17名有效成分(見表10),約占蘋果樹殺菌劑單劑登記總量的85%。
蘋果使用殺菌劑混劑產品的登記有效成分和數量共有133種538個,其中二元復配殺菌劑登記126種519個(見表11),三元復配殺菌劑登記7種19個(見表12)。殺菌劑復配產品中,含多菌靈的產品一直穩居復配產品第一位(152個),而含戊唑醇的復配產品數量則緊隨其后(139個)。
2. 殺蟲劑
登記的1062個蘋果用殺蟲劑中,有單劑759個、混配制劑303個,其中,以蘋果樹紅蜘蛛(見表13)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最多,有376個,桃小食心蟲(見表14)次之,有310個,其后為蚜蟲(見表15)273個、綿蚜(見表16)76個、小卷葉蛾61個(見表17)、二斑葉螨(見表18)47個、黃蚜(見表19)42個、金紋細蛾(見表20)42個,隨后山楂紅蜘蛛24個、卷葉蛾20個、食心蟲19個、巢蛾9個、蘋果蠹蛾(見表21)7個、尺蠖6個、蘋果紅蜘蛛5個、山楂葉螨3個,其余為螨、蝽蟓、棉鈴蟲、潛葉蛾、介殼蟲、害蟲各1個。
其中,吡蟲.三唑錫和噠螨.吡蟲啉的生產企業在蘋果樹黃蚜、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噠螨.滅幼脲的生產企業在蘋果樹山楂紅蜘蛛、金紋細蛾上進行了登記,吡蚜.噻蟲啉生產企業在蘋果樹綿蚜、黃蚜上進行了登記,溴氰.噻蟲嗪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蚜蟲上進行了登記,甲維.除蟲脲的生產企業在蘋果樹卷葉蛾、金紋細蛾上進行了登記,氯蟲.高氯氟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小卷葉蛾上進行了登記,氯蟲.啶蟲脒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蚜蟲、卷葉蛾上進行登記,腈吡螨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二斑葉螨、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滅脲.吡蟲啉生產企業在蘋果樹金紋細蛾、黃蚜上進行了登記,氯蟲苯甲酰胺生產企業在蘋果樹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蘋果蠹蛾上進行了登記,聯苯.螺蟲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介殼蟲上進行了登記,高效氟氯氰菊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金紋細蛾上進行了登記;部分敵敵畏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蚜蟲、小卷葉蛾上進行了登記,有的溴氰菊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蚜蟲、桃小食心蟲、蘋果蠹蛾上進行了登記,有的阿維菌素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蚜蟲、二斑葉螨、紅蜘蛛、桃小食心蟲上進行了登記,個別阿維菌素生產企業在蘋果樹二斑葉螨、紅蜘蛛、棉鈴蟲上進行了登記,有的蘇云金桿菌生產企業在蘋果樹食心蟲、尺蠖上進行了登記,有的甲氰.辛硫磷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黃蚜、山楂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部分毒死蜱生產企業在蘋果樹綿蚜、桃小食心蟲上進行了登記,有的甲氰菊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山楂紅蜘蛛或紅蜘蛛、桃小食心蟲上進行了登記,個別高效氯氟氰菊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有的四螨嗪和噻螨酮生產企業在蘋果樹山楂紅蜘蛛、蘋果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有的礦物油生產企業在蘋果樹蚜蟲、紅蜘蛛上進行了登記,有的氰戊.馬拉松生產企業在蘋果樹紅蜘蛛、食心蟲、蚜蟲上進行了登記,有的聯苯菊酯生產企業在蘋果樹桃小食心蟲、葉螨上進行了登記,等等。蘋果上登記的1062個殺蟲劑產品中,實際登記的有效成分有61種,其中單劑57種(見表22)、復配劑4種。而復配劑中只有丁醚脲、噻蟲啉、氟酰脲和吡蚜酮等幾種有效成分未以單劑形式在蘋果上登記。殺蟲劑單劑領先前16名有效成分(見表23),約占蘋果園殺蟲劑單劑登記總量的80%。
單劑登記數量最多的為毒死蜱,有85個登記產品,占單劑總數的11.19%;噠螨靈登記71個,占比為9.35%;敵敵畏登記59個,占比為7.77%。其中,毒死蜱、噠螨靈、敵敵畏、啶蟲脒、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維菌素等6種殺菌劑登記產品數量占蘋果上登記殺蟲劑單劑的47.43%。
登記的混劑中,氰戊.馬拉松產品數量最多,有51個,占所有混劑登記數量的16.83%(見表24);阿維.噠螨靈產品數量次之,有37個;高氯.馬登記產品略遜,有29個。近62%的混劑組合為噠螨靈、阿維菌素、甲氰菊酯、礦物油、氰戊菊酯、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辛硫磷等8種有效成分之間的復配。其中,混劑中含阿維菌素的產品有84個,其次為含馬拉硫磷的產品82個。
3. 除草劑
據統計,在蘋果上登記的除草劑有單制劑90個、混配制劑4個,其中,以雜草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最多,有54個,一年生雜草次之,有29個,其后為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7個,隨后多年生雜草、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雜草各3個,其余為闊葉雜草、行間雜草各1個。其中,個別草甘膦、草甘膦異丙胺鹽生產企業在一年生雜草和多年生雜草上進行了登記。
蘋果上登記的除草劑產品中,實際登記的有效成分有10種,其中單劑5類7種(見表25)、復配劑3種,而復配劑中只有莠滅凈、2甲4氯鈉、2甲4氯3種有效成分未以單劑形式在蘋果上登記。登記的除草劑單劑集中在莠去津、草甘膦及其鹽類上,占蘋果除草劑單劑登記總量的92%。
登記的復配產品中,2甲.草甘膦登記產品數量最多,有3個,占所有混劑登記數量的75%;乙氧.莠滅凈登記產品次之,僅有1個。
4. 植物生長調節劑
蘋果上植物生長調節劑品種登記數量情況見圖4,表明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蘋果上的應用較為廣泛,科學合理地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僅僅體現在能夠促進蘋果早熟、改善蘋果品質及增加產量,在蘋果栽培管理的其他方面也離不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諸如萌芽前(約3月中旬至4月中旬)處理,能打破休眠,抑制頂芽生長,促進生根、側芽萌發、花芽形成;初花期(約4月末)噴霧,可促根發達,增強光合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果樹抗逆能力;初花期至幼果期(約4月末至6月中旬)噴藥,能誘導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盛花期(約5月上旬)噴藥,可促進幼果生長發育,果實膨大,增強其抗逆性,提高產量;謝花后(約5月中下旬)施藥,可促進肥料吸收、根系發達,增強光合作用;幼果期或盛花后25~30天(約6月上中旬)施藥,可減少裂果,促進早熟,改善果實外觀質量;果實膨大期(約7-8月份)或采收前40天噴施葉片與果實,可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膨大、果實高樁、果實著色,提早成熟,提高品質,增加產量;采收成熟期(約9-11月份)施藥,可減緩蘋果衰老速度,延長蘋果貯存期,保持蘋果新鮮美觀,等等。鑒于蘋果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調節生長、調節果型、保鮮和增產的廣泛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蘋果上使用需求量較大,是今后蘋果使用農藥登記需關注的熱點。
登記的73個蘋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中,有單劑44個、混劑29個,其中,以調節生長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最多,有41個;保鮮次之,有21個;隨后調節果型9個,其余為調節生長、增產3個。登記蘋果調節生長、保鮮、調節果型、調節生長和增產的有效成分和數量見表26。
蘋果上登記的73個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中,實際登記的有效成分有13種,其中單劑5類12種(見表27)、混劑1種,而混劑中只有吲哚乙酸1種有效成分未以單劑形式在蘋果上登記。植物生長調節劑單劑領先前6名有效成分(見表28),占蘋果植物生長調節劑單劑登記總量的86.36%。
單劑登記數量最多的為1-甲基環丙烯,有21個登記產品,其他為多效唑7個,蕓苔素內酯、赤霉酸A4+A7各3個,噻苯隆、萘乙酸各2個,赤霉酸、糠氨基嘌呤、芐氨基嘌呤、24-表蕓苔素內酯、28-表高蕓苔素內酯、苯肽胺酸各1個,其中1-甲基環丙烯、多效唑2種植調劑登記產品數量占蘋果上登記植調劑單劑的63.63%。
登記的混劑中,芐氨.赤霉酸的登記數量最多,有19個,占所有混劑登記數量的65.5%(見表29);24-表蕓.嘌呤的登記數量次之,有5個,占比為17.2%。近93%的混劑組合為芐氨基嘌呤、赤霉酸A4+A7、24-表蕓苔素內酯3種有效成分之間的復配。其中混劑中含芐氨基嘌呤產品有24個,其次為含赤霉酸A4+A7產品22個。
5. 劑型
2540個登記產品中,涉及登記農藥的劑型類別和所占數量見表30所示,登記數量居第一位的為可濕性粉劑(WP),共有758個,占蘋果用藥登記總數的29.8%;其次為乳油(EC)717個,占比為28.2%;其后是懸浮劑(SC)500個、水分散粒劑(WG)207個、水劑113個,分別占比為19.8%、8.1%、4.4%;接著,水乳劑(EW)78個、微乳劑(ME)43個、可溶液劑(SL)27個,分別占比為3.1%、1.7%、1.1%;再接著,可溶粉劑(SP)19個、糊劑(PA)15個、粉劑(DP)10個、可溶粒劑(SG)9個、膏劑(PA)8個、微囊粒劑(CG)6個,微囊懸浮-懸浮劑(ZC)4個、結晶粉4個(包括結晶1個)、懸乳劑(SE)3個、微囊懸浮劑(CS)3個、可分散油懸浮劑(OD)3個緊隨其后,其余為涂抹劑(PN)、可分散液劑(DC)、顆粒劑(GR)、片劑(TB)各2個,水分散片劑(WT)、脂膏(GS)、揮散芯(DR)、液劑和發氣劑(GE)均為1個。
通過表30可以看出,蘋果上環境友好農藥劑型有了較大的發展,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水劑、水乳劑、微乳劑、可溶液劑、微囊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等綠色環保型農藥制劑已占有相當比率。
6. 毒性
蘋果使用農藥登記的毒性統計見圖5,低毒農藥品種1880個,占登記農藥總數的74%;中等毒農藥品種553個,占比22%;微毒農藥品種107個,僅占4%。近幾年來,甲氰.水胺、噠.水胺、氰.水胺、高氯.滅.辛、高氯.滅、硫丹.氰、硫丹、螨醇.滅、喹.噻螨、吡.滅、三氯殺螨醇等中等毒(原藥高毒)、高毒及限制使用農藥品種已退出蘋果使用農藥登記,符合農業綠色發展需要的生物農藥、化學農藥和抗生素登記產品大幅增加,新增了多抗.中生菌、中生菌素、枯草芽孢桿菌、丁香菌酯、丁香.戊唑醇、寧南霉素、寡雄腐霉菌、多粘類芽孢桿菌KN-03、井岡霉素、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9912、補骨脂種子提取物(苯丙烯菌酮)、蘇云金桿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金龜子綠僵菌、香芹酚、24-表蕓.嘌呤、乙螨唑、殺鈴脲及唑醚.代森聯等微毒或高效低毒的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且登記農藥種類的新品種更加豐富,說明我國蘋果使用登記農藥產品的毒性趨勢向著毒性更低,且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7. 新農藥
我國在蘋果上2015-2021年登記新農藥產品共計80種160個(見表31),約占蘋果上登記農藥總數的3%,其中新登記殺菌劑51種119個,約占登記新農藥總數的74.4%;殺蟲劑產品23種28個,占比17.5%;植物生長調節劑產品5種12個,占比7.5%;除草劑產品1種1個,僅占0.6%。
表31可以看出,近年來我國蘋果登記新農藥品種中生物農藥僅2類5個(見表32),占首登新農藥總數的3.12%,說明我國蘋果上登記新生物農藥進程較慢。另外,上表還可以看出,我國開發新農藥品種的實力逐步增強,正逐漸成為具有自主創新農藥能力的國家之一,最近幾年蘋果上國內企業登記新農藥品種68種145個,占比達90%。2015-2022年(6月23日)蘋果上國內、國外企業首登新化學農藥品種分別見表33、表34。
8. 企業
經統計,我國蘋果使用農藥生產企業遍布在我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蘋果使用登記農藥數量領先的41家代表企業中,山東省企業最多,達17家,其次為陜西省9家,江蘇省和河北省各4家。企業登記個數陜西省國內領先,傲視群雄,其中美邦藥業登記農藥產品73個,名列第一;湯普森登記農藥產品65個,位居第二;億田豐登記農藥產品55個,位居第三。蘋果使用農藥主流生產企業有13家,他們分別是美邦藥業、湯普森、億田豐、上格之路、諾普信、瑞德豐、標正作物、奇星農藥、海利爾、龍燈化學、星牌作物、施普樂和中迅農化。蘋果上登記農藥數量領先的41家代表企業見表35。
除中國企業外,還有10家美國企業(美國仙農有限公司、美國富美實公司、科迪華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美國世科姆公司、美國默賽技術公司、愛利思達生物化學品有限公司、美國阿格洛法士公司、美商華侖生物科學公司、英國高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美國特立安格化工有限公司)、9家日本企業(日本曹達株式會社、日本北興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日本科研制藥株式會社、日本日友商社(香港)有限公司、日本石原產業株式會社、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日本農藥株式會社、日產化學株式會社、愛利思達生命科學株式會社)、6家印度企業(印度聯合磷化物有限公司、印度印地菲爾工業有限公司、住友化學印度有限公司、印度科門德國際有限公司、印度萬民利工業有限公司、印度阿姆卡農化有限公司)、4家德國企業(巴斯夫歐洲公司、拜耳股份公司、德國萊茵生物與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德國阿格福萊農林環境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家韓國企業(韓國韓油愛思開益特素有限公司、韓國(株)白光素材)、2家保加利亞企業(保加利亞艾格利亞有限公司、齊尼思作物科學保加利亞有限責任公司)、1家英國企業(英國先正達有限公司)、1家法國企業(法國道達爾流體公司)、1家瑞士企業(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1家意大利企業(意大利曼尼卡股份公司)、1家澳大利亞企業(澳大利亞紐發姆有限公司)、1家智利企業(智利科米塔工業公司)、1家西班牙企業(西班牙艾克威化學工業有限公司)、1家以色列企業(安道麥馬克西姆有限公司)、1家捷克企業(捷克生物制劑股份有限公司)、1家挪威企業(挪威勞道克斯公司)、1家比利時企業(比利時特胺有限公司)和1家新加坡企業(新加坡利農私人有限公司)也在中國進行了蘋果使用農藥產品的登記。
四、前景展望
從農藥供給來看,未來蘋果上使用農藥登記空間較大。鑒于霜凍、多雨、暴雨、高溫、干旱等異常惡劣氣候頻發,導致蘋果生育期間需要農藥進行保護,加上蘋果生理活動需要調控,分析研判未來蘋果使用農藥登記呈平穩上升趨勢,且隨著蘋果上登記農藥管理新政實施(包括禁限用農藥倒計時清單、應用生物農藥補貼等),其登記總量將強勁增長,尤其是環保劑型、新農藥品種、生物農藥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將成為蘋果上登記農藥發展新趨勢,助力中國農藥破浪前行,行穩致遠。
從農藥需求來看,未來蘋果使用綠色農藥需求量大。在人民群眾高度關注食品安全的當下,農藥生產企業應全面貫徹綠色農藥新發展理念,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要,加快推進綠色農藥全面發展,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綠色農藥發展新征程。預期AA綠色蘋果和有機蘋果生產面積將會不斷創出新高,考慮高效低毒和微毒新農藥品種應用進程加快等因素,蘋果上使用綠色農藥量將會穩步增長,預計未來蘋果使用綠色農藥仍將供不應求。
從蘋果生產來看,盛產蘋果的印度、伊朗、俄羅斯、波蘭、土耳其、美國、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朝鮮、意大利、墨西哥、法國、智利、巴西、德國、阿根廷、日本、南非、埃及、西班牙、塞爾維亞、亞美尼亞、新西蘭、荷蘭、阿塞拜疆、奧地利、英國、格魯吉亞、摩爾多瓦、比利時、瑞典等國家均可成為我國農藥出口目標國。當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應搶抓″彎道超車″機遇,開拓全球蘋果使用農藥市場,推動構建中國農藥全球新發展格局。
五、存在問題與發展建議
1. 登記產品總量有限
從登記數量來看,蘋果上農藥登記的數量存在一定的缺口。經統計,2003-2022年(6月26日),蘋果使用農藥產品登記數量由110個增長至2540個(見圖6),增長12倍,20年復合增長率為13.84%,但蘋果上用藥登記總體數量相對較少,帶來了蘋果上部分靶標無藥可用或可選擇性差、易產生抗藥性、有風險農藥多、新農藥品種少等一系列問題,已成為制約著我國蘋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建議出臺蘋果產業專項農藥登記制度和管理新政措施,降低蘋果用藥登記成本,減輕農藥企業負擔,助推蘋果上農藥登記產品數量穩步上升。
2. 存在靶標缺藥問題
從登記靶標來看,蘋果用藥登記與靶標需求不匹配問題尤為嚴重。登記以殺菌劑為主,占蘋果上登記農藥總數的51.57%,防治對象集中在蘋果斑點落葉病、輪紋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褐斑病、葉斑病和腐爛病,產品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根腐病、黑斑病、灰斑病、黑點病等其他病害存在可用農藥少,根腐線蟲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尚無防治用藥;蘋果上殺蟲劑相對缺乏,蘋果桃小食心蟲、紅蜘蛛、蚜蟲、卷葉蛾、金紋細蛾等害蟲有藥可用,蘋果蠹蛾、巢蛾、尺蠖、蝽蟓、棉鈴蟲、介殼蟲等常見害蟲用藥選擇性差,葉蟬類、吉丁蟲類、天牛類等其他害蟲均無登記的防治用藥;蘋果上除草劑相對不足,有效成分10個,除草甘膦和莠去津兩種產品登記數量略多外,其他品種僅登記一、二個,產品選擇性差,易產生抗藥性;現有蘋果上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效成分與蘋果生理活動調控需要還有差距,登記產品主要用于調節生長、保鮮、調節果型和增產。蘋果上保鮮、調節果型的登記有效成分各有1個,可選農藥產品范圍單一。除此之外,蘋果上的其他生理活動需要如扦插(苗)生根、延遲萌芽、防止采前落果、調控頂端優勢、定位發枝、抑制新梢徒長、提高果實品質等,均無藥可用。建議農藥登記管理機構出臺靶標登記條款要求,推進登記缺藥空白,確保靶標有藥可用,促進蘋果用藥均衡發展,推動構筑農藥競爭新優勢。
3. 農藥劑型亟待完善
從登記劑型來看,當前蘋果用藥新、老劑型并存,且可引起粉塵的可濕性粉劑和粉劑,以及易污染環境、產生作物藥害的乳油占比較大,達58%,故建議農藥登記管理機構限量登記傳統劑型,以改善、優化劑型內部結構。同時對諸如結晶粉、糊劑、脂膏、液劑、水劑等劑型名稱進行變更,便于我國農藥進入全球農化市場、參與競爭。
4. 新農藥品種登記少
從登記新有效成分來看,近7年來新有效成分登記品種較少,用于蘋果登記農藥新品種中只有80個,不能滿足病蟲草害防控及蘋果生長調控和延緩抗性的需要,建議對已登記的農藥品種進行擴作,或混配新品種研究,改變農藥品種單一、同質化嚴重的窘境,或利用天然產物資源,研制生物農藥和信息素產品等,盡快將成熟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商品,豐富農藥新品種,助力蘋果用藥轉型升級。
5. 個別靶標名稱不清
登記的2540個農藥中涉及靶標名稱含糊不清的有效成分有兩類四種18個,分別為殺菌劑百菌清9個、代森鋅4個、堿式硫酸銅1個和殺蟲劑溴氰菊酯4個,其登記在多種病害(13個)、葉果病害(1個)和害蟲(4個)上,建議農藥登記管理機構對現有含糊不清的靶標名稱進行清理、完善,以便對癥施藥、精準用藥,防止靶標產生抗藥性。
6. 風險農藥品種較多
目前,蘋果上登記有風險的有效成分62個,其中毒死蜱、多菌靈對兒童健康有風險;草甘膦、多菌靈對人類健康有風險;噻蟲嗪、氟啶蟲胺腈對蜜蜂有風險;2甲.草甘膦、草甘膦、草銨膦對鄰近作物有飄移藥害風險;噻蟲嗪、草甘膦對水生昆蟲有風險;馬拉硫磷、草甘膦對土壤有風險;吡蟲啉等對環境有高風險;西瑪津、莠去津對后茬有殘留藥害風險等,建議按照″分批淘汰,多域先行,逐步優化″的原則,建立分期分批淘汰有效成分清單,同時助推代替風險農藥品種登記,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7. 登記用藥與蘋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不匹配問題
為促進蘋果進出口貿易,切實保護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了238種殘留物在蘋果(仁果類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包括95種已在我國蘋果上登記的農藥、81種未登記農藥和62種禁限用及風險農藥。
238種殘留物的最大殘留限量囊括了蘋果生產上的常用藥,除蘇云金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桿菌、寡雄腐霉菌、幾丁聚糖、氨基寡糖素、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7種農藥豁免制定食品中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外,仍有礦物油、石硫合劑、硫磺、波爾多液、1-甲基環丙烯、24-表蕓苔素內酯、28-表高蕓苔素內酯、蕓苔素內酯、赤霉酸、苯肽胺酸、糠氨基嘌呤、芐氨基嘌呤、吲哚乙酸、堿式硫酸銅、氧化亞銅、硫酸銅鈣、絡氨銅、苦參堿、嘧啶核苷類抗菌素、井岡霉素、中生菌素、香芹酚、氯氟醚菌唑、雙丙環蟲酯、腈吡螨酯、三氯異氰尿酸和二氯異氰尿酸鈉等農藥的殘留物的最大殘留限量未給出,這為蘋果的安全生產留下了一定的隱患。為適應日新月異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變化和食品安全需要,建議相關部門對現行蘋果產業行業標準進行適應性研究,繼續完善蘋果上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使我國的蘋果生產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保證我國蘋果產品高質量發展,穩定推進中國蘋果產品出口創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