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央廣網 日期:2022-12-19
秋冬、越冬茬是很多蔬菜種植基地的主要茬口,同時也是管理難度最大的茬口,因此這一茬蔬菜尤其需要選擇優良的種苗。為了提高種植戶的種苗水平,以下就從如何選種、購種時的注意事項、栽培技巧等方面為廣大菜農朋友進行介紹。
01
優良種苗有什么特點
品種優良
適合當地的設施條件(保溫能力、采光能力等)、土壤(土壤類型、土壤肥力、pH值、鹽分等)、氣候(雨雪天氣、風力、氣溫)等。
抗逆性好
逆境條件包括:極端低溫天氣、長期陰雨、寡照天氣、土壤鹽漬化以及其他各類不適合蔬菜生長的因素。
健康茁壯
優良的苗子要求莖稈粗壯、子葉完整、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根系嫩白密集、根毛濃密、根系將基質緊緊纏繞,形成完整土坨,不散坨;無黃葉、無病蟲害,整盤秧苗整齊一致。
02
如何挑選優良種苗,避免上當受騙
提前定苗
很多種植戶喜歡種植的時候才去買苗,往往買不到適齡壯苗。
從正常渠道購苗
現在有些不良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存在使用種子接穗、砧木等以次充好甚至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還有一些廠商異地調苗,也不管品種是否適應,甚至苗子都不經過檢疫,直接賣給種植戶。
仔細簽好合同
保存好單據,做到出現問題時有據可查。選擇實力雄厚、信譽好的種苗公司。好的種苗公司擁有優良種質資源、先進的育苗設施、成熟的育苗技術、良好的信譽,因此能最大程度保證種苗質量。
03
栽培前的一些注意事項
合理安排種植茬口
露地蔬菜既要注意避開氣象災害和病蟲害高發期,又要注意防止因播期過于集中,影響合理安排勞動用工,造成集中采收供過于求。
設施蔬菜要注重按照目標市場蔬菜價格變化規律、當地冬春氣候特點、不同棚室的結構性能,合理安排秋延后栽培和秋冬茬、冬春茬生產及其品種結構。
推行集約化育苗
秋冬蔬菜生產前期正值夏秋之交,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多發高發,采取保護設施進行集約化育苗,可以有效抗災減災、節約用種、節省工本,保證種植質量。
04
栽培管理上,你需要注意這些
光照管理
應積極采取措施增加設施內的光照,應堅持清潔膜面,注意及時落蔓并摘除病葉、老葉,增加通風和透光,有條件的還可進行人工補光。
溫度管理
晚秋和初冬季節,氣候不太冷,設施蔬菜白天要防止高溫熱害,夜間要防止溫度偏高徒長。冬季日光溫室大棚的保溫覆蓋物應嚴格控制揭蓋時間。上午卷起保溫覆蓋物后,以室內溫度不明顯下降為適宜時間;下午在室內溫度降至20℃時放下保溫覆蓋物為適宜時間,盡量減少夜間的熱量散失。
肥水管理
秋分以前,要及時澆水、適當追肥,促苗早發快長。秋分至寒露,要加大肥水供給,促進優質高產。寒露以后,要停止施肥、適當控制澆水,但設施秋延后和秋冬茬、冬春茬果菜生長仍然旺盛,要保證充足的肥水供給。入冬以后,應嚴格控制肥水,特別是大雪至大寒期間,要堅持不旱不澆水,選寒流剛過的晴天上午澆小水,水溫不能低于10℃,并盡量少追肥。入春天氣轉暖后,適當增加水肥供給。
氣體管理
有機肥施用量不足或無土栽培的設施蔬菜,應增施二氧化碳氣肥,使設施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適宜水平。嚴冬季節設施栽培通風量小,不宜大量追施尿素和銨態氮肥,以免發生缺素癥和氨氣中毒。同時,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應注意通風換氣,排除保護地內的有害氣體。
植株調整
設施果菜的種植密度一般都顯著大于露地,一定要加強植株調整,防止郁蔽遮光。冬季連續陰雨雪霧霾天氣出現頻率高的地區,設施蔬菜要注意適當疏花疏果,適時早采收,以防植株因負擔過重而早衰。
05
病蟲害防控技巧
農藝防控
主要是因地制宜綜合應用遠緣輪作、水旱輪作,嫁接換根,適齡壯苗,膜下滴灌,水肥氣熱協調促控,以及沖施微生物菌肥、氨基酸寡糖等,增加根系活性,提高植株抗逆能力等農藝防治措施。
物理防控
采用長效流滴消霧功能膜薄膜、避雨棚、遮陽網、防蟲網覆蓋預防病蟲害;
采用黃藍板和頻振殺蟲燈等誘殺蚜蟲、粉虱、薊馬和鱗翅目害蟲;
采用地面全覆蓋、高溫悶棚、空間電場和加強蓄熱保溫、通風排濕措施等防治低溫高濕病害。
積極示范推廣生物食誘劑;
還可以噴施26.9%石英水劑(硅鯊),在蔬菜表面形成二氧化硅晶體層作為物理屏障,有效阻止病菌侵入危害;
草害嚴重的田塊,應覆蓋黑色、黑白雙面、銀黑雙面地膜除草;
積極示范推廣臭氧生物垃圾處理和臭氧消毒防病技術裝備。
生物防控
因地制宜示范推廣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和應用性誘劑、生物農藥等措施防控病蟲害。
合理應用化學防控技術
包括選用高效低毒短殘效期農藥、霧化度高的施藥藥械和適時對癥用藥,禁止使用高毒長殘效期農藥,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
土壤消毒修復技術
采用棉隆或石灰氮等處理土壤,覆蓋農用高阻隔膜防治土傳病害,并使用微生物菌劑或生物菌肥修復土壤生態系統。增施秸稈和秸稈源肥料,配合使用土壤調節劑,提升地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