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每日農業信息 作者 張利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所) 日期:2022-11-14
近年來,我國玉米審定品種數量不斷增加,極大地豐富了品種市場。2006-2016年,年審定品種600個左右。2017年開始快速增長,2021年審定達到了2874個。不光是玉米,“十三五”時期,我國審定試驗渠道放開后,迎來了主要農作物審定品種數量的大繁榮。面對如井噴般涌現的新品種,農民迷茫,經銷商困惑,到底買賣哪個好。的確,數以千計的新品種,且審定渠道又各不相同,短時間內將他們在一起比較,弄清楚哪些最好是非常困難的。但無論新品種數量再多,堅持選種原則,生產上就不會出大問題。
一、勿盲目求新
新品種高價高風險。一個新品種具體到某個區域,豐產和穩產性表現會因耕作制度、生產條件、種植習慣、主要氣象災害與病蟲害等的不同而不同,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方可得知是否優良。可以肯定的說,在數以千計的新品種中,不乏存在有致命缺陷的“孬種”。要留意當地農技部門等安排的品比試驗和品種展示試驗,更要留意它在一些種植戶手中密植條件下的表現,畢竟加密種植是玉米諸多性狀是否優良的試金石。對某個新品種感興趣時,要堅持先試種后推廣的原則,小面積試種2年以上后再擴大種植面積,并要注意品種合理搭配。老品種在豐產穩產性、抗逆廣適性方面經受過長時間考驗,定有存在價值。當種糧大戶每年都需更換品種時,說明已陷入“怪圈”,不是好現象。
二、勿選有致命缺陷的品種
規模化生產由于土地流轉費、用工費等的發生,單位面積利潤空間有限,經不起生產事故。因此,做到“簡化高效、安全生產”是種糧大戶經營成功的關鍵,而選擇抗逆性好、適應性廣的品種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雖然沒有十全十美的品種,但選擇的品種絕不可有致命缺陷,對明知存在致命缺陷的品種,最好避而遠之。在品種抗逆性方面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注意耐高溫性能
近年來,模仿育種泛濫,大量美系不耐高溫品種通過審定并推廣,品種是否耐高溫問題越發凸顯。2016~2018年黃淮海夏播區連續3年遇到了此問題,緯度相對偏高的河北省也未能幸免。當發生因高溫而減產事故后,種業公司基本都以“品種是審定品種,出問題是氣候異常造成的”來推卸責任,使種植戶蒙受損失。國內不乏耐高溫種質資源,傳統的黃改系列品種表現就較好,規避高溫危害的關鍵在于選種耐高溫品種!經驗表明,河北兩熟區6月12日之前播種的和6月20日之后播種的玉米易受高溫危害,密植加劇高溫危害;高溫對不耐高溫品種影響不僅限于授粉不良,在晚播、密植情況下還會出現雌穗發育嚴重異常、花期不遇(相差6天以上)等現象,可造成籽粒基本絕收,秦唐廊三地夏玉米及中南部播期沒有保證的種糧大戶易受此危害。晚播青貯玉米禁止種植不耐高溫品種;順便說一下,以銷售為目而種植青貯玉米的,一定要選糧飼兼用品種,防范市場風險。
2、注意耐密抗倒性
有賴于機械收獲的種糧大戶必須高度重視品種抗倒性問題。上百畝玉米一旦倒伏,人工收獲成本難以承受,棄之又可惜。這些年豐產潛力優于鄭單958的浚單20種植面積銳減,原因就是它在抗倒方面有瑕疵。不要認為化控可解決易倒品種抗倒問題,風略大它也無效,并且多數化控劑主要成分是乙烯利,施之易引起玉米后期早衰,早衰玉米反而更易倒。要避免種植莖稈機械組織發育不良、株高2.9m以上、抽雄前根系發育差以及高感莖腐病的品種,莖稈機械組織發育不良品種抽雄前就可能嚴重莖折。收獲前是直觀調查品種抗倒性的最佳時機,一是觀察倒伏發生情況;二是斜拉植株,看會不會拉折、拉折時的角度及反彈力度,拉折角度小、不能快速反彈恢復直立的通常抗倒力差。
適宜種植密度不足4千株/畝的品種不推薦種植,這類品種豐產潛力有限,穩產性也一般,一旦密植很容易出問題。
3、注意對腐霉莖腐抗性
重發莖腐病不僅導致減產,還會引起后期倒伏而影響機收,或增加收獲損失率。不要認為審定公告上寫著“抗莖腐病”或“高抗莖腐病”,品種就一定抗莖腐。可引發莖腐病的致病菌有30多種,但目前品審抗鑒只鑒定禾谷鐮孢菌一種,審定公告給出的鑒定結論緣于此。禾谷鐮孢菌會引發“青枯型”莖腐(青枯病),“青枯型”莖腐由于品審時把關,生產上已問題不大,故而要重點留意品種對各種腐霉菌侵染引起的“黃枯型”莖腐抗性。市售美系品種普遍高感腐霉莖腐,這些品種中不乏審定公告上寫著抗或高抗莖腐病,生產中卻表現高感,只是感的病原菌不同罷了。目前審定公告上無品種對腐霉莖腐抗性信息,相關信息只能來自生產實踐。有些品種包裝袋上印有風險提示語“注意防治莖腐病”,要懂得其含義。
4、注意對穗腐和粒腐病抗性
有40余種病原菌可引起玉米穗腐、粒腐病,選抗病品種是解決穗粒腐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當前不少品種后期即便降雨不充沛也極易“漚尖”,這是對穗腐病抗性一般的標志,少種為宜。2016年國審某品種高發穗腐,重病田病穗率達50~70%,其中重穗腐率達到了20%。穗腐與粒腐病重發,嚴重影響籽粒商品品質。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糧食(GB 2715-2016)和玉米檢測標準(GB 1353-2018)均規定,霉變粒不得高于2%。
圖片
三、留意品種審定編號
如果介意品種通過審定的渠道,不妨留意一下品種審定編號。最近幾年新審定品種的審定編號由3個漢字和8位數字組成,3個漢字一般為“國審玉”或“冀審玉”(其他省審定的品種需有引種批號);8位數字自左向右,前4位為審定年份,最后3位是審定品種序號,關鍵看第五位數字。國審品種目前只有兩種可能,“0”和“6”,“6”為綠色通道審定的品種,其他為“0”;冀審品種暫行4種,“0”代表主渠道審定,“6”為綠色通道,“8”為聯合體鑒定,“9”為自主開展試驗(多見甜糯等特用玉米)。
四、因地制宜選品種
每個品種都有優缺點,根據耕作制度、生產條件、種植習慣選品種,規避主要氣象災害與病蟲害,不外乎說生成長圖“適宜”就是最好的。張承地區、西部太行山春播區選種,要留意品種抗旱耐瘠薄特性,還要注意品種對大小斑病、彎孢葉斑病、灰斑病等抗性。東部黑龍港區晚春播或早夏播玉米,要關注品種苗期抗旱性品種。秦唐廊三地夏播,除了要選早熟、耐高溫品種外,還需注意品種對瘤黑粉病抗性,瘤黑粉病非抗鑒時高感一票否決病害,市售品種中不乏高感品種,該區域降雨較充沛,感病品種易高發瘤黑粉病。冀中山前平原區既是河北省夏玉米高產區,又是風災易重發區域,選抗倒品種至關重要。中南部地區易受高溫危害,選種的品種要耐高溫,同時對一些葉部病害也要有較好抗性;緯度越低,細菌性頂腐病與南方銹病發生會越重。
另外,不得種植未審定品種,《種子法》規定,玉米未審定品種即為假種子,跨區銷售品種視同于未審定品種。購種時要選擇發芽率不低于93%的種子,發芽率僅≥85%的種子不能用于精量播種。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20年10月11日發布了GB 4404.1-2008第1號修改單,將GB 4404.1-2008原版本中玉米單交種發芽率應≥85%之規定改為了兩項:大田用種(非單粒播種)發芽率應≥85%,大田用種(單粒播種)發芽率應≥93%。仍給出與原規定基本無差別的“大田用種(非單粒播種)”發芽率達到≥85%就可銷售一項之目的耐人尋味,第一、生產上單粒播種機已經普及,非單粒播種機已基本淘汰;第二、非單粒播種的種子不能用于單粒播種,但用于單粒播種的種子卻可以非單粒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