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每天農資整理,感謝劉鵬旭老師提供的技術支持 日期:2022-07-25
近期由于斷斷續續降雨,再加上夏季高溫的原因,不少地方的花生出現發黃,病害的情況。
一、花生缺鐵黃化
花生對鐵元素比較敏感,一般情況下土壤中含有大量鐵元素,能夠滿足花生生長所需。
但是黃淮地區土壤多為弱堿性土壤,pH值較高,遇水會形成飽和狀態導致土壤中磷酸根離子的增加,而且還極易與土壤中鐵離子發生反應,形成難以被花生根系吸收汲取的氫氧化鐵,從而影響到花生正常生長出現黃葉的現象。
癥狀表現:
花生缺鐵時,首先表現為上部嫩葉失綠,而下部老葉及葉脈仍保持綠色;嚴重缺鐵時,葉脈失綠進而黃化,上部新葉全部變白,久而久之葉片出現褐斑并壞死,后干枯脫落。
推薦方法:
葉面噴施含鐵的中微量元素微肥,通過葉面噴施快速補充,減少花生因為缺鐵而造成的黃化。
二、褐斑病
花生褐斑病,是由花生尾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花生葉片上的一種病害。
癥狀表現:
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可危害葉柄和莖稈。
發病初期為褪綠色小點,逐漸擴大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黃褐色或鐵銹色小斑,病斑周圍有亮黃色暈圈;濕度大時可見灰褐色粉狀霉層。
推薦藥劑:
可使用唑醚.代森聯、戊唑醇、代森錳鋅、苯甲.溴菌腈等藥劑防治。
三、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是花生上發生的一種重要土傳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莖基部、果柄、果莢及根部。
癥狀表現:
在被害部位形成白色絹絲狀菌絲。
在比較潮濕、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在莖基部、地面和周圍的雜草上會出現大量的菌絲,呈蛛網狀,在臨近的地面也會出現,進而傳染到植株上,植株莖部變褐色,最終植株萎蔫而死亡。
推薦藥劑:
噻呋酰胺、苯甲.丙環唑、吡唑.戊唑醇、甲霜.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噻呋.己唑醇、己唑.嘧菌酯等藥劑防治。
四、莖腐病
花生莖腐病又叫花生頸腐病,主要為害莖、根、子葉和莢果等,發病部位多在與表土層交界的根頸和莖基部。
癥狀表現:
苗期感病,通常子葉先受害,變黑褐色干腐狀,后蔓延到莖基部及地下根莖部,產生黃褐色水漬狀不規則形病斑,逐漸繞莖或根莖擴展變成黑褐色病斑。
推薦藥劑:
在病害發生初期,用多菌靈、三唑酮、克菌丹、苯菌靈、腐霉利等藥劑噴淋進行防治,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3-4次,藥劑可以混配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近期多地有降雨容易導致花生出現黃化、病害等問題大家一定要及時防治!
快!趕緊轉發給你身邊的種植朋友,
讓他們趕緊去地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