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北方蔬菜報官微,劉志梅 日期:2022-01-24
近日,很多番茄種植戶反映,西紅柿出現了頂部葉片變小的情況,有菜農懷疑是病毒病所致,但其實不然。那么,其原因是什么呢?據實地調查所致,大致分兩種情況。
01
植株體內激素失衡
但造成激素失衡的原因有兩種:首先是溫度管理不當,如棚溫偏低,當前在番茄的生長過程中,控溫控旺是常用措施。菜農常會采取稍微降低夜溫和白天溫度的辦法來調控番茄的生長,但連續的低溫會導致磷元素吸收、轉運受阻,使得生長點附近的莖稈及葉片生長緩慢,變小且發紫。晴好天氣的白天棚溫升高太快,尤其是保溫性差的大棚,由于不能保證適宜的夜溫,番茄多生長緩慢,菜農為促進其生長,多會在白天時快速升溫,如晴好天氣時晚開風口,而此時地溫較低,棚溫升高速度較地溫快很多,根系功能不足以支撐地上部植株的生長所需,連續幾日后,植株內源激素分泌失調也會呈現出葉片小、卷曲甚至莖葉發紫的情況。
其次是生長調節劑使用過多,造成的激素中毒,尤其是授粉時,蘸花藥濃度過高,常造成這種情況。或者是使用了含有生長調節劑的肥料產品。
02
根部病害
包括傷根或根部病害等情況。該類植株在晴好天氣的中午,長勢偏弱的植株會提早出現萎蔫的現象。因此,對于曾發生過根部病害的棚室,菜農應時常在晴好天氣的中午進棚,觀察植株長勢,若有萎蔫情況,及時查看根系,根據癥狀判定病害種類并及早進行對癥防治。
應對辦法
首先是改進管理,重點是溫度管理。調整棚室管理時,在保證適宜棚溫的前提下,溫度變化要“緩”,特別是在天氣突然轉晴后,溫度變化一定要慢,給植株預留充足的緩沖時間。同時,在控溫控旺時,要把握合理的“度”,溫度低于正常溫度的2℃-3℃即可,不可過低,以免植株發生低溫障礙。
其次加強根系養護。在此,記者需要重點提醒的是,菜農必須重視根量少的問題。根量少及地溫低均會影響根系的整體功能,輕則導致植株出現營養不良,重則死棵。那么,菜農施肥時,在施用營養元素的基礎上還需配合沖施或噴施海藻酸、腐植酸或微生物菌劑等功能型肥料。這樣一來,通過葉面噴施也能起到彌補根系功能不足的問題。
再是全程預防根部病害。植株在傷根或發生根部病害后,也會出現營養吸收障礙。由于根部病害的發生有一定的隱蔽性,因此,在植株生長的整個過程中都應加強根部病害的預防工作,重點是定植前后、緩苗后、開花坐果前及盛果期等關鍵節點,預防措施一定要到位。另外,當下澆水量大或澆水后遇連陰天也常會造成傷根的情況,對此,菜農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不良天氣來臨前或過后的一兩天,不要澆水,同時注意水量要小。
最后病毒病的預防不可放松。當前,市面上的多數防治病毒病的藥劑為營養和功能作用兼具的,因此,不定期噴施,既能起到良好地預防病毒病的作用,還能起到提高植株抗逆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