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民小幫手 日期:2021-11-18
小麥播種時,濕度較大,但是為了趕時間,也播種了,不過播種后10天了,田間出苗的很少,想問問,濕度大的農田,再加上晚播,小麥出苗慢怎么辦?
今年遇到這樣的問題的不少,9~10月份降雨較多,延緩了秋收的時間,導致小麥播種時間也推遲。不僅如此,由于降雨多,土壤處于飽和狀態,田間濕度一直下不去,有些農戶擔心播種過晚,溫度降低,錯過播種時期,選擇土壤還較濕時播種小麥,或者田間剛能進行機械作業,播種后又遇到了連陰雨天氣。
小麥在這種情況下播種后,出現了出苗慢的現象,正常墑情的情況下,一周左右即可出苗,十幾天基本能出全苗,而濕度較大時,延緩了出苗時間,播種10天了還未出現大面積的出苗。
從小麥種植經驗來說,這屬于正常現象。土壤濕度越大,土壤相對越黏,小麥播種后,呼吸的氧氣越不足,會延緩種子的出苗時間,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小麥出現爛種,無法出苗。從實際種植過程中來看,完全不出苗的情況不常見,既然播種了小麥,農戶們也不會讓田間形成積水,雖然濕度大,但是不會出現長時間浸泡在積水中的情況。
所以說土壤濕度大播種時,出苗晚是正常現象,農戶不用過于擔心,只需再等等即可。
不放心的話可以一邊等,一邊觀察,扒開土壤看看未出苗的種子是否發芽,如果發芽了就沒問題,如果種子沒有發芽,爛種了,就要做好重新種的準備了。
除了要考慮濕度以外,還要考慮到溫度因素,如果小麥播種后,當地溫度持續較低,平均溫度低于十度,也有可能導致小麥出苗慢,嚴重情況下,小麥失去活力,就要考慮補種。
小麥出苗較晚,農戶還會擔心能否安全越冬。一般情況下,出苗較晚的小麥形成弱苗、黃苗的幾率會增加,而這些弱苗、黃苗的小麥,自身的抵抗力相對較弱,容易發生凍害。
對長勢較差的麥苗,可以噴施葉面肥和復硝酚鈉或碧護,可促進麥苗的生長,提高麥苗抗寒能力,幫助小麥安全越冬。
綜上所述:
1、土壤濕度大,晚播的小麥出苗晚是正常的,再多觀察幾天,查看小麥的出苗情況;
2、對出苗較晚出現的弱苗、苗黃,應做好管理工作。
3、多留意,勤觀察,做好后續管理工作,晚播小麥也能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