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191農資人, 魯緒才 日期:2021-07-08
土壤不僅對作物地上部分起支撐作用,更是根系生長的環境基礎,是作物生長發育所需水分和礦物養分的重要來源,土壤好根系才能扎的深,根深才能葉茂。因此,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作物的根群建成和生理狀況,并進一步影響到作物地上部分的生長和產量形成,因此做好土壤分析,并因地改土,是作物獲得優質高產的重要保障。
一、黏性土壤
特點:土壤保水保肥力強,但是透水透氣性差,在作物的生長過程中表現為“發老苗不發小苗”,也就是說在秧苗生長的中后期能為作物提供較為充足的營養,但是在前期養分供應能力相對較差,秧苗生長較慢。
原因在于黏性土壤與外界空氣交換能力差,土壤中的微生物因得不到充足氧氣,而繁殖能力和對土壤有機物的分解能力變差,肥效釋放的比較緩慢,而且黏性土壤偏涼,土壤溫度回升慢。
影響:黏性土壤對一些好氣性較強的作物,比如黃瓜、西瓜、甜瓜等,造成的不良影響較大,會延緩生長速度,推遲上市時間,最終影響銷售價格和栽培效益,而且還會加大苦味瓜、畸形瓜產生的幾率,降低外觀商品性和內在品質;對以收獲地下器官為主的作物比如蘿卜、胡蘿卜、甘薯、山藥等,還會影響塊根或塊莖的膨大速度,并明顯增加商品的畸形率。
應對措施:適當增強透氣性來確保養分在整個生育過程中的均衡供應,并為根系的良好生發創造適宜環境;常用方法是摻入適量砂性土壤或者蛭石、珍珠巖等來調節土壤結構。最適宜的方式是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有機肥在分解后形成的膠體物質,會減弱土壤顆粒之間的粘結性,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養分供給能力。
二、砂型土壤
特點:透水透氣性強,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在作物生長過程中表現為“發小苗不發老苗”,也就是說在秧苗生長的前期生長較快,但是后期容易出現脫肥。原因在于砂型土壤透氣性好,且土壤溫度回升快,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速度快和生理活性較強,土壤中得肥效釋放的比較快。
影響:砂性土壤對栽培西瓜、甜瓜等較為適宜,并且會因為晝夜溫差較大而有利于提高口感品質。種植以收獲地下器官為主的胡蘿卜、蘿卜、山藥等作物,往往品質較好,產量較高,但是對秋葵等高桿作物或豆角等搭架的作物,則往往會因為風力或流水的作用而造成倒伏或傷根,而且砂型土壤容易發生干旱,對栽培過程中的水分保障能力要求較高。
應對措施:對砂性較強的土壤,要適當增加土壤顆粒之間的粘結度來改善土壤結構,從而增強保水保肥能力,做到供水供肥之間的均衡。在生產上可以通過摻入適量黏土,或者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來達到這一目的。有機肥在分解后形成的膠體,會提高土壤顆粒之間的粘結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同時需要提醒的是,對砂型土壤來說,確保灌溉系統完善是實現順利生長的重要保障。
三、壤土
壤土的結構介于黏性土壤和砂型土壤之間,在保水保肥和供肥透氣方面能達到協調均衡,壤土容易形成團粒結構,團粒結構是由體積較小的土粒按照一定的結構粘結在一起形成土壤形態,在小土粒內部,由于空隙較小,存蓄的水分和養分不容易被釋放出來,能起到保水保肥作用,但是在小土粒之間的空隙又相對較大,可以起到透水透氣的作用,通過這種互補作用,可以為作物的生長發育持續提供均衡的營養保障,并且有利于根系的生發和功能的發揮,因此壤土也是作物生產中較為優質的土壤類型,也是砂性或黏性偏強的土壤,在改造過程中所要達到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