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財君綜合整理自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等 日期:2021-06-23
入夏以來,持續陰雨寡照,適溫高濕天氣條件下極易造成水稻病蟲害大面積發生。近期,隨著氣溫升高,害蟲活動頻繁,江蘇、湖南、貴州、福建等地部分水稻田受到了水稻“兩遷”害蟲、稻水象甲等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各測報點田間調查、燈下誘蟲量,結合氣象預報等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早季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蟲害總體中等發生,農民朋友們需注意綜合防控。
蟲害發生情況
江蘇:
今年淮北、丘陵部分地區二化螟及蘇南、沿海部分地區大螟越冬基數較高,近期將迎來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隨著小麥田陸續收割,灰飛虱將集中轉移至秧田,蟲量會進一步上升;沿海、丘陵部分地區感病品種上出現稻瘟病發病中心。
(1)一代螟蟲
冬后全省二化螟、大螟畝平均殘留活蟲量為159、36頭,高于去年的98、35頭。二化螟冬后殘留蟲量高的地區主要在淮北及丘陵地區,其中淮北地區畝殘留活蟲量大多在500頭以上,東海、灌云分別達1,107、1,580頭;儀征、邗江等部分丘陵地區達200~500頭,其他地區大多在50頭以內。大螟在蘇南、沿海部分地區畝殘留活蟲量較高,達40~120頭,武進、如皋分別為120、116頭,其他地區大多在10~20頭。二化螟、大螟燈下均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出現多個發蛾高峰,峰期單燈誘蟲量二化螟普遍在20~140頭,高的達500~1,000頭,大螟普遍在10~30頭,高的達50~100頭,發蛾時期長,發育進程不整齊,二化螟將在秧田及移栽后一段時間水稻上產卵為害,為害時間長。
(2)灰飛虱及病毒病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地調查,秧田一代灰飛虱畝蟲量大多在0.1萬~1萬頭,與去年同期蟲量相近,低于常年。近期隨著小麥收割,秧田蟲量增長快,淮北、沿海部分地區蟲量較高,徐州6月7~8日普查,平均畝蟲量為3.09萬頭,高于去年的2.53萬頭,大豐水育秧田達7.2萬頭,射陽旱育秧田達21萬頭,全省秧田尚未查見條紋葉枯病及黑條矮縮病病株。
(3)兩遷害蟲
燈下見蟲早,未見成蟲峰。白背飛虱,全省燈下丹陽5月4日始見1頭,較去年提前12天,列近年最早年份,東臺、靖江、丹陽分別于5月9日、5月15日、6月1日燈下查見成蟲,但未出現遷入峰,蟲量遠低于上年5月28日至6月4日鹽都遷入峰期蟲量的264頭,其他地區尚未查見。褐飛虱,全省燈下東臺5月7日始見1頭,較去年提前16天,列近年最早年份,通州、丹陽分別于5月30日、6月1日燈下查見1 頭,其他地區尚未發現。稻縱卷葉螟,宜興、姜堰分別于3月11日、3月12日燈誘見蟲,但為無效蟲;東臺于5月8日首次燈下見蟲9頭,較去年提前9天,列近年最早年份,如東、江寧分別于5月10日、5月15日燈下見蟲1、2頭,其他地區尚未見蟲。
(4)稻瘟病
沿海及丘陵局部地區零星查見苗瘟,射陽6月上旬普查,病田率7.2%,病株率0.9%,溧水等地感病品種近期零星查見苗瘟。
江西:
6月11日,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聯合撫州市臨川區氣象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來到臨川區撫余農技專業合作社開展田間服務。
技術人員調查了田間水稻病蟲害發生情況,結合未來天氣預報,提醒撫余農技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檢發要抓住無雨窗口期加強病蟲害防治,保穗保產。“今年早稻病蟲害發生的時間比往年早,雨水特別多,如果不知道哪幾天可以打藥,發生稻瘟病,損失會很大。”李檢發說。
自5月以來,由于雨水多、濕度大、光照少,江西省早稻病蟲害比較嚴重,特別是葉瘟病嚴重。
浙江:
6月10日,浙江省植保農藥站在杭組織召開了全省早稻中后期病蟲和草地貪夜蛾發生趨勢會商會。
會議交流了全省早稻前期病蟲發生、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情況,經專家綜合會商分析各地病蟲害情況,結合氣候趨勢,預測今年我省早稻中后期病蟲總體為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其中二代二化螟、紋枯病為中等偏重發生,白背飛虱、稻縱卷葉螟為中等發生,浙江省草地貪夜蛾在夏季為中等發生。
福建南安市:
1、稻飛虱:預計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
(1)燈下情況:東田蓋鳳測報點,燈下始見期3月31日,較去年提前7天,截至5月29日燈下累計誘蟲632頭,較去年同期減少74%,高峰期為5月27-29日,累計誘蟲200頭,高峰期誘蟲量較去年同期減少88.1%;洪瀨福林測報點,截至5月20日燈下累計誘蟲194頭,較去年同期減少82.7%。
(2)田間情況:東田蓋鳳測報點調查,平均百叢蟲量64頭,較去年同期減少89.4%,田間蟲態以若蟲為主;東田蘭溪測報點調查,平均百叢蟲量98頭,較去年同期減少85.1%。
(3)氣象條件:6-7月份臺風雨氣候有利于外地蟲源遷入為害,目前早稻稻株生長旺盛,為稻飛虱產卵和繁殖為害提供了有利的食料條件。
2、稻縱卷葉螟:預計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
(1)燈下情況:東田蓋鳳測報點,燈下始見期3月26日,較去年提早16天,截至5月29日累計誘蛾74頭,誘蟲高峰期不明顯,未出現遷入蟲源。
(2)田間情況:東田蓋鳳測報點調查,平均百叢幼蟲量12頭,較去年同期減少92.9%,平均卷葉率0.07%;東田蘭溪測報點、碼頭測報點、洪瀨測報點目前尚未發現田間為害。
3、螟蟲:預計二化螟、三化螟輕發生。
東田蓋鳳測報點調查,二化螟平均枯鞘率1.63%;東田蘭溪測報點調查,二化螟平均枯心率0.031%。
4、紋枯病:預計中等發生。
東田蘭溪測報點調查,平均叢病率0.22%;洪瀨測報點調查,平均叢病率1.3%。早稻中后期水稻紋枯病將由水平擴展轉入垂直發病期,危害將逐漸加重。
5、稻瘟病:預計偏輕發生。
近期多陰雨天氣,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稻瘟病的發生為害,若早稻破口抽穗期遇上雨日,極易引起感病品種穗頸瘟的流行,需密切注意后期感病品種田間發生動態。
科學防控
江蘇省今年水稻螟蟲冬后殘留蟲量高,“兩遷”害蟲遷入早,灰飛虱蟲量回升快,苗瘟見病早,下一階段,隨著南部地區入梅,氣候條件還將有利于“兩遷”害蟲的大量遷入以及稻瘟病的發生發展,水稻生長前期病蟲發生趨重。加強監測,因地制宜做好防治工作,對控制前期病蟲危害、壓低中后期發生基數、打牢秋糧豐收基礎十分必要。
江西省本周前期日最高氣溫略偏高,光照充沛,后期出現降水天氣。早稻處于孕穗-抽穗揚花期,對水分條件十分敏感,各地注意早稻水漿管理,濕潤或淺水孕穗,寸水抽穗。后期有一次降水過程,空氣相對濕度大,有利水稻病蟲害發生發展,各地抓緊利用前期晴好天氣做好早稻穗頸稻瘟病、紋枯病、 細菌性條斑病、稻縱卷葉螟防治。
一、注意事項
(1)做好農藥的安全使用。早稻后期氣溫較高,要盡量選擇高效、低毒藥劑,避免在高溫時段用藥和使用高毒農藥。同時,施藥時要適當增加用水量,并保持稻田寸水,以確保防治效果。
(2)注意回收農藥廢棄包裝物,凈化農田生態環境。
(3)要重視單季稻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病毒病的預防。當前正是單季稻秧苗期,嚴格控制白背飛虱基數,有效預防水稻病毒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