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業助手 日期:2021-06-04
樹勢是評價果樹生產力水平的重要內容,它既包含樹體冠層大小和形態、主干莖周等樹體形態學表現,也關乎枝葉密度、葉色和營養狀況等顯示樹體代謝的生理狀況指標。
當柑橘樹勢衰退后,可表現出老枝、枯枝多,新梢細弱、抽梢難;葉片少,生理黃化嚴重,無油質感;樹冠內膛空虛;果小質差,產量降低等。
這必然是果農朋友所不愿見到的,為了讓大家少“中招”,本次我們就來聊聊柑橘樹勢造成柑橘樹勢衰退的主要原因。
土壤問題嚴重
土壤可為柑橘提供營養、水分,同時也是根系的安身之所,是其順利生長的必要條件。若是土壤出了問題,柑橘樹勢衰退只是遲早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耕作不當、施肥不當、有機肥補充不足、土壤污染等方面,如長期不翻土造成耕作層變淺、土壤板結;盲目施肥誘發土壤鹽漬化;有機質缺乏時土壤結構差、肥力下降;土壤菌群失調后,土傳病害加重等。
這些均會引起根系損傷,而影響肥水吸收,最終拉低樹勢。
病蟲害防治不力
柑橘的栽培區域主要集中在熱帶與亞熱帶,溫濕適宜的環境同樣也適合病害與蟲害的流行發生,加之柑橘全年多次抽梢、掛果期長,為病害的發生創造了侵染條件,也為蟲害的發生提供了食料基礎,造就了柑橘周年病蟲頻發的局面。
病蟲的發生會影響及損害樹勢,這個無需解釋。這里我們來說幾個對樹勢影響較大的。
一類是根系病害,如根腐病、莖基腐病、線蟲病等,通過直接損害根系而影響樹體的吸收功能,使樹勢迅速下降。
還有駐干類的害蟲,如天牛、吉丁甲、蠹蟲等,危害隱蔽不宜察覺,而枝干是柑橘養分運輸的主要場所,當養分輸送受阻后,樹勢只會日漸衰退。
最后一類是走持續傷害路線的,如代數多,全年高發的紅蜘蛛、一經感病,終身可發的潰瘍病等。
花果管理不當
在聊樹勢問題時,我們常引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兩個概念,而這兩類生長的強弱關系可在一定程度上指代樹勢水平,如我們所推崇的中庸樹勢即代表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對平衡。
花果是柑橘的生殖器官,顯然代表的是生殖生長,如弱樹花多,旺樹不坐果等也均是經驗的總結,當花果管理不當,或者說一味求產時,勢必會削弱營養生長,最終導致樹勢下降。
常見的包括超量掛果,環割強保果、不論樹勢情況強促花、為減輕梢果競爭過重抹梢等等。
缺乏針對性管理
這部分涵蓋的方面較多,如栽培的地塊、砧木、品種等都是。
舉個簡單的例子,水田種柑橘時應積水排水問題,常會發生黃樹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在種前進行土改、修建排灌溝系等一系列措施去消除隱患。
再如晚熟柑橘品種采果較遲,故施用有機肥的時間可改在秋季促梢膨果時下,既可促膨防冬季落果,又能避免因下肥過遲而影響春、夏兩批梢的抽發。
小結
良好的樹勢是保證柑橘優質高產的基礎,需要我們精心維護,以上原因必然是不夠全面的,但大體也為大家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在柑橘樹勢衰退后是有通過修剪、靠接挽救的,但這又是何必呢?與其想著如何救治,倒不如提前預防來得靠譜。
最后再附上一首打油詩,作為總結:土壤健康是基礎,病蟲防治不可疏,營養生殖兩相宜,量體裁衣樹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