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夢帆 日期:2021-05-10
5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有關情況。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周學文介紹,三年來,應急管理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洪澇、臺風、堰塞湖和森林火災等一系列災害防范應對中,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重大風險,新部門新機制新隊伍的優勢不斷得到彰顯。
據統計,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因災倒塌房屋數量、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2018-2020年的三年均值比2015-2017年的三年均值,分別降低了36.6%、63.7%、31.3%,特別是2020年面對大疫大汛雙重考驗,成功戰勝了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洪澇災害,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人數歷史最低。三年的實踐證明,黨中央關于組建應急管理部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中國特色大國應急管理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候狀況總體為一般到偏差,旱澇并重,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災害明顯,極端天氣事件偏多,夏季主要多雨區在我國北方,黃河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花江流域,加上南方珠江流域東部可能有比較重的汛情;新疆大部、長江中游降水可能偏少,容易出現階段性旱情;全年登陸臺風個數可能偏多。周學文表示,針對這樣的氣候預測,我們將全力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各項工作。國家防辦、應急部將強化防汛抗旱責任落實、強化隱患排查整改、強化方案預案修訂、強化群眾轉移避險、強化災害防范應對、強化搶險救援救災六個重點環節工作。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閔宜仁介紹,根據專家預測,2021年地質災害總體趨勢接近常年,局部地區可能加重。汛期,南方部分地區,尤其是西南、中南和東南沿海以及西北部分地區地質災害高發易發。
針對這種形勢,應急部會同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和氣象局等部門,立足于綜合“防”。加強成災規律、隱患早期識別和精準預警預報技術研究,提升地質災害科技支撐能力和水平。嚴密監視雨情、汛情、災情發展變化趨勢,尤其是遇有臺風、強降雨時,加強與有關部門聯合會商,滾動預測預報,及時部署應對措施,突出做好重點地區、重要時段的監測預警工作,構建起 “技防+人防”的監測預警格局等。
“關于今年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形勢,我們會同相關部門綜合研判認為,今年的氣候年景總體偏差,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疊加,加之潛在風險不斷增多,火險形勢嚴峻復雜,不排除極端條件下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可能?!睉惫芾聿可窒谰指本珠L、火災防治管理司司長彭小國認為,針對上述形勢,國家森防指、應急管理部提早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立足復雜極端情況抓好各項防控工作。“‘五一’之后,全國有10個省份結束了春季防火期,但這并不意味著防控壓力就會大大緩解,一些重點地區不僅不能松懈,還必須以更高的標準抓好防范?!迸硇鴱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