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果鄉飛鴻 日期:2021-04-19
(一)果銹、果灰、裂紋產生的原因分析
①農藥應用濃度過高。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蘋果謝花后至套袋前噴藥,濃度不能過大,過大噴布容易產生果銹。
②農藥混配種類過多。套袋前的幼果期,果皮嫩,不抗刺激,混配農藥種類過多,農藥濃度大,易產生藥害,導致果點大,果銹多。尤其套袋前這遍藥,用藥種類一定不要過多。
③配藥時沒有先配制母液。配藥時,如果不先配制母液,農藥很難形成均勻穩定的溶液,這樣的藥水噴在果實上,易造成藥害,傷及果面,導致果面果銹多、裂紋多。
④稀釋農藥的水質有問題。水質不同,對農藥理化性質影響不同,有時會產生藥害,影響果品質量。提倡應用河水等配藥,反對直接用剛從井里提上的水配藥。如果使用井水配藥,可把井水提上來后,先在陽光下曬一段時間,然后再使用。
⑤噴片藥液出孔過大。出孔大,噴出的藥液在果面上呈點狀分,造成局部農藥濃度過高,產生藥害,形成果銹或裂紋。噴片出孔小,藥液霧化好,藥液在果面上均勻分布,不易形成藥害。
⑥噴頭與果實距離過近。過近,機械作業噴出的藥水壓力大,會刺激果面,形成果銹。噴頭與果面距離50厘米較好。幼果期,果皮薄,果實皮孔還未完全關閉,巨大的藥水壓力,會加大皮孔開放度,導致果實表皮粗糙。
⑦果袋透氣、防水、抗老化性能差。凡是套用過的舊袋、生產果袋的紙質量差、果袋上沒有留透氣透水孔的、不抗日燒的、紙袋緊貼果面,或袋的層數過多也易引起果銹、果灰、裂紋病的產生。果袋質量的好壞,是決定能否生產出優質果品的關鍵。
⑧套袋時霧大、霧多、有露水,或果園澆水過多,噴藥后立即套袋,皆會加劇果銹、果灰的形成。出現連續幾天的大霧天氣,導致果銹多。
⑨地下施用氮肥過多或大量施用未腐熟的雞糞等也會引起果銹產生。尤其雨前或雨后地下大量使用液體沖施肥,或向果園里撒施尿素或碳酸氫銨,晴天后,在陽光作用下,尿素或碳酸氫銨分解產生的氨氣,會刺激果面產生果銹。追喂未腐熟的雞糞,不但果銹多,而且果灰、裂口也多。
⑩前干后澇等氣候影響及連續陰雨或高溫天氣、果園濕度大都會加重裂紋、裂口及果銹的產生。前期干旱,后期雨量多,再加上后期大量含氮高的沖施肥的應用,導致果實膨大迅速,果皮出現裂紋。
另外,蚜蟲等進入袋內,分泌蜜液,也會產生果灰。霜凍危害是近幾年果銹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剝過重,果銹發生重。樹勢弱,果銹等發生也同樣會加重發生。
(二)不提倡謝花后只噴兩遍藥就套袋
這幾年,套袋越來越早,表現為果實越來越小,苦痘病越來越重,雖然有的年頭套袋早,果實表光好點,但就綜合效益來講,套袋過早,弊端大于利。套袋早,落果重。
(三)噴藥后,不能立即套袋的原因
一是為了使藥液充分干燥。二是為了殺滅黃蚜。有些藥,是內吸性藥,對刺吸性口器害蟲效果慢。如果這類害蟲殺不死,套袋后,黃蚜在袋內分泌蜜液,污染果面,形成果灰。
(四)蘋果套內層為塑料袋、外層為紙袋好不好?
套這種果袋,雖然果實表光好,但摘袋2~3天后,果實開始縮水,貯藏期果實縮水更嚴重,影響果品質量。因此,不提倡套這種果袋。
(五)只套塑料袋的蘋果,采摘后萼洼周圍為何有凸起?
這是隱形藥害造成的。其主要與塑料袋的透氣性差有關。塑料袋的密封性強,袋內出汗,汗水溶解了果上殘留的農藥,形成高濃度藥滴。藥滴順果實下流到萼洼周圍,并作長時間停留,刺激果皮細胞,導致果面凹凸不平。把塑料袋底部多剪幾個口子,增加袋的透氣性,即可解決。有的人認為這是綠盲蝽危害造成的,是不正確的。
(六)農藥使用七禁忌
一忌用井水配藥。井水中含有鈣、鎂等礦物質較多,它們與藥液易起化學反應生成沉淀物,從而降低藥效。
二忌污水配藥。污水含雜質多,配藥會堵塞噴霧器噴頭,還會破壞藥的穩定性,降低藥效。
三忌風雨天和高溫下施藥。刮風噴藥會使農藥飄散;雨天施藥,藥液被雨水沖刷降低了藥效;高溫下施藥,易發生藥害和中毒。因此,最佳施藥時間是:上午8時-11時,下午4時-6時。天氣晴好、微風施藥。
四忌濫用農藥。應根據公示種類、防治對象和藥劑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應的農藥,做到對癥下藥,同時還忌盲目加大施藥量,造成害蟲抗性增強而降低防治效果,還容易產生藥害。
五忌花期噴藥。果樹在花期施藥,容易發生藥害。
六忌采前施藥。由于農藥會在果樹上產生殘留,若采前施藥,殘留物會使人食物中毒。
七忌一藥連用。長期使用一種或一種劑型的農藥,最易使害蟲產生抗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因此應交替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