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農業助手 日期:2021-03-19
薊馬是纓翅目昆蟲的通稱,體型微小,細長而略扁,其中的植食性種類被認定為重要的農業害蟲。
近年來,隨著柑橘種植的規模化與暖冬的常態化,薊馬已非當年那匹溫順的小馬駒,逐漸變為脫韁的野馬。
薊馬--蟲源性花皮果制造者
柑橘花器內的薊馬
柑橘因掛果期長,果面易受到侵害而形成花皮果,最終影響售價。
從花皮果的成因來看,既包含灰霉、瘡痂、潰瘍、砂皮、白癩等病源性花皮,還包含蟲源性、藥源性及外傷性花皮,而在蟲源性花皮果中,超半數以上是薊馬所造成的。
薊馬口器
薊馬口器為典型的不對稱式,介于咀嚼式口器與刺吸式口器之間,為銼吸式口器。
它們通過口器刮鑿植物表面組織,造成直接損傷,而后吸取汁液,像是一個帶吸管的梳子。
典型的薊馬果
柑果被薊馬光顧后,會留下銀白色或灰白色的環狀疤痕,又因薊馬具善隱的特性,在果蒂周圍(果肩處)活動得更多,故此處的癥狀更加明顯,嚴重時向果腰及下部延伸。
灰霉病果
薊馬果常與我們之前說過的灰霉果相混淆,其實還是比較好辨別的,在膨果期,兩者大量顯癥時,薊馬果的疤痕凹陷,而灰霉果的疤痕外凸是其主要的辨識點。
柑橘薊馬優勢種類逐月變化
除去花果外,薊馬還可危害新梢,這種情況在柑橘秋梢期時比較多見。此外,柑橘花果期與秋梢期所發薊馬的種類也有較大區別,如如西花薊馬、日本薊馬、橙黃薊馬主要取食柑橘花器,八節黃薊馬、禾薊馬喜危害幼果;黃胸薊馬主要危害新梢等。
柑橘葉片薊馬為害癥狀
被害葉片初為失綠黃白色小斑點,隨后在中脈兩側形成灰白色條斑,受害較重時,葉片因失去膨壓而下垂、扭曲、畸形,葉片黃化、變薄、變小,新梢受害,生長減緩,節間變短,提前自剪。
柑橘薊馬的綜合防控
農業防治:加強清園工作可有效減少次年蟲源基數,降低危害;柑橘園內或附近不種植豆科等易受薊馬為害的植物。
物理防治:薊馬有入土化蛹的習性,開春后除草,并覆蓋樹盤可阻隔其連續發生。在薊馬發生初期懸掛籃板可誘殺之,減少危害的種群密度,每畝掛20~25張,粘滿/一個月后注意更換。
藥劑防治:在春秋梢見芽、初花期、謝花大半時等關鍵時期及時用藥。護梢那次藥應偏向使用內吸性良好的,如噻蟲嗪、吡蟲啉等。花前花后時可用乙基多殺菌素、螺蟲乙酯、唑蟲酰胺、噻蟲嗪等,盛花期最好避免用藥,打藥時注意噴透、噴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