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曉丹 來源:長江蔬菜、豫見黃河灘、中國天氣網等 日期:2021-03-01
2月24日,牛年以來大范圍最強降雪來襲,這場雪有多大?山西、河南、陜西等地100個氣象站點降水量突破了2月歷史同期極值,山西發布了最高級別的暴雪預警。對于有些地方的種植戶而言,這場降雪則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降雪造成多地大棚坍塌,損失嚴重
即將上市的作物 ,一夜回到“解放前”
聊城地區以冷棚居多,因此強降雪對設施蔬菜特別是簡易冷棚,破壞極大,很多蒜苗棚、韭菜棚全部壓塌。
在莘縣妹冢鎮周莊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拱棚只見鋼管和竹竿,其余全部報廢,即使質量好一點的棚室在大雪的重壓下也搖搖欲墜。
由于春節期間天氣晴好,棚溫特別高,東昌府區沙鎮很多菜農早已定植了作物,施足了肥料,眼看就要上市了,結果讓毫無防備的暴雪“一夜打回解放前”。
31個大棚坍塌,修復需15萬元以上
黃河灘希望農場封丘蜜瓜基地是新鄉市封丘縣2020年打造的特色農業帶貧項目,基地占地近百畝,建有46座瓜棚,年產蜜瓜40萬斤,帶貧數十戶。
據統計,在本次暴雪中共有31座大棚倒塌。25日凌晨兩點多,村支書在微信里留言,“哎,棚榻的差不多了!”。這是無人機從空中拍攝的畫面,鋪著雪的瓜棚基本都塌了。
從棚內拍攝的畫面看,鋼管嚴重變形,需要拆掉重裝,一個棚修復成本在5000元以上,全部修復至少需要十天時間,耗費資金15萬元以上。
全村60%大棚倒塌,損失3000萬元以上
安陽滑縣八里營鎮是河南省最大的香甜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年產量超過3500萬公斤。劉苑村是八里營甜瓜的發源地和核心產區,全村約有60%的大棚倒塌。村民站在倒塌的瓜棚上,欲哭無淚。瓜棚的鋼管很多都壓斷,棚膜也破爛了,只有拆了重建,修復幾無可能。
截至目前,該鎮受損倒塌大棚超過1800座,面積達3560畝,經濟損失在3000萬元以上。
防雪減災措施
第一、重視大棚建設之初的設計工作。
在建棚之前進行設計的時候,就需要把防雪能力考慮在內,要找專業人員進行設計、安裝。在鋼管的選擇上,不能光考慮價格,更要看質量。
第二、雪災來臨前的預防措施一定要到位。
有立柱蔬菜大棚,要適時檢查立柱是否直立、連接是否牢固,及時綁扎結實;無立柱的大棚定期檢查骨架是否正常,發現斷裂要及時維修。
必要的時候割開棚膜,保住大棚。
對基本成熟的果菜,采取保溫或轉移等措施。
第三、邊降雪邊清除。
原陽縣小劉固循環農業基地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2015年農場遭遇雪災,22個大棚全部倒塌,損失數百萬元。所以,下雪一直讓農場的川崎老師心有余悸。24日晚上10點40分,75歲的川崎老師發現雪積壓已經超過13厘米,連忙帶領員工除雪,持續到凌晨三點半。經過一夜奮戰,農場的重點大棚終于保住了。但還是有兩個棚被壓塌,損失在萬元左右。
加固棚體 防止倒塌
緊固壓膜線,固定草苫,防止被大風破壞。溫室前部的傾斜度越大,變形和塌陷越小,反之亦然。部分棚室經過長期使用,鋼管已經生銹,導致管壁變薄,支撐能力降低。對于舊溫室或一些跨度大、骨架變形的溫室,用立柱支撐和加固它們,以防止棚子在下雪時倒塌。增加棚子中的柱子以提高抗壓能力。
大雪往往會增加溫室表面的壓力。為了有效增加骨架的耐壓性,可以在距溫室前3米處臨時設置一排活動立柱,以提高溫室的耐壓性。溫室周圍的底層薄膜應與土壤緊密貼合,溫室薄膜應修復,壓膜線應完成,裙邊薄膜應牢固貼合,以確保早春蔬菜栽培設施的順利進行。
增溫補光 積蓄熱量
一般草苫可以保溫8~10℃,1層塑料棚膜可以保溫3~4℃,1層地膜可以保溫2~3℃,要根據這些特性,農戶考慮自身設施所需要的應對措施。
降溫時,一般日光溫室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注意晚些揭苫,早些蓋苫即可抵御嚴寒。溫室內不要澆水灌溉,防止濕度過高,導致病害發生。雙層覆蓋的巨型大棚保溫性差,要特別注意。目前這類設施大多處于剛定植不久,除了做好放風和密閉內部2層地膜以外,可以在定植的植株行上浮面覆蓋1層地膜,提高植株周圍的溫度。對于準備定植的要推遲定植時間,密閉大棚,待寒流過后再行定植。
溫室和大棚內溫度過低時(結果期低于8℃,幼苗期低于5℃),應該進行臨時加溫。加溫方法可以用燈泡加溫、電加熱線加溫,也可以用碳棒或玉米芯加溫。采用碳棒或玉米芯等材料加溫時,每個加溫點不要太大,一般10米左右做1個加溫點,要避開作物50厘米以上,以免燒傷植株;加溫后一般不要進棚,第2天進棚前要稍作通風,避免造成二氧化碳中毒。
秸稈生物反應器用于升溫,并根據栽培帶的尺寸挖60-70厘米寬、25-30厘米深的溝渠,并填充秸稈,秸稈覆蓋20厘米左右的土壤,這樣秸稈就可以被澆水。秸稈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逐漸分解,釋放熱量和二氧化碳。這一措施可以將根層的土壤溫度提高約2℃,改善土壤的物理結構和生態環境,增強植物的抗逆性。這是春季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最佳增溫措施。
光源可用手動補充光線,例如通過使用浴池加熱器來更換燈泡和電加熱器。有條件的蔬菜生產基地可以采取人工照明措施,如LED植物生長燈和鈉燈,以增加溫室的光照。
防寒溝挖在溫室后壁的100厘米處,防寒溝寬40厘米,深50厘米至80厘米,挖在棚子前部的10厘米處。防寒溝里填滿雜草和鋸末,起到保溫的作用。
露地蔬菜剛返青,耐寒能力下降,低溫期間可以在上面壓上1層地膜或舊棚膜、舊草苫防寒。可以采收的蔬菜應盡快采收,就地堆放御寒,陸續投放市場。
防控病害 及時徹底
棚內溫度低時,不能通風,低溫和高濕度容易導致蔬菜病害。可以使用5%百菌清復合粉塵劑(防控真菌病害)、6.5%萬霉靈粉塵劑、5%霜克粉塵劑(晚疫病和灰霉病防治)、5%脂銅粉塵劑(細菌性病害防治)或45%百菌清煙劑,每次250克/畝。
為了防治溫室黃瓜霜霉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和灰霉病,使用15%腐霉百菌清煙劑,每畝使用250克,黃瓜白粉病的防治可以通過使用10%腐霉利煙劑,每畝250-300克來控制蔬菜菌核病菌。
加固棚體 晴后管理 切莫輕心
經過幾天的連陰雨雪天氣后,突然放晴,極易導致“閃苗”現象,更要注意防范。
天氣轉晴后,在強光下,葉子的蒸騰強度很高,而低溫會影響根系對水的吸收,植物得不到供水,葉子很快就會失水枯萎,嚴重的話,葉子會在中午枯萎。因此,有必要通過敲打秸稈覆蓋物或半卷起保溫被來防止突然陽光天氣對植物的影響,當發現植物萎蔫時,要及時放下保溫被和秸稈覆蓋物,不要立即進行灌溉、追肥、修剪和疏果等農業作業,這些作業可以暫停1~2天。
沒有保溫被的大棚,可以通過熏煙、降低光照,同時進行葉面噴霧的措施,提高葉子表面的濕度,以保證不閃苗。
如果在揭苫后發現植物萎蔫,可以噴灑葉面肥來補充植物營養,例如溫水或與室溫相同的營養液(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溶液),或者可以噴灑氨基酸肥料來減少萎蔫并補充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