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李慧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6-12-13
縱觀全球,農藥市場風起云涌;審視中國,國家農藥“零增長”規劃和新環保法的出臺,給負重前行的農藥行業再添“負重”,行業進入微利期。在農藥產品低端雷同,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下,中國制造的傳統商業模式和路徑正在失效,企業正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轉型,需要放棄低端制造,轉向技術競爭、品牌競爭和全球競爭。2016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支持和鼓勵我國企業、聯盟和社團參與或主導國際標準研制,推動質量強國和中國品牌建設,推動中國優質品牌國際化。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政策,于12月7 - 9日在廣東珠海召開了 “FAO/WHO農藥產品標準和CIPAC方法制定高級培訓班”,會議邀請到聯合國FAO/WHO、CIPAC的評審專家以及國內農業部農藥檢定所領導為參會學員做報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參與培訓的有農藥生產企業、衛生殺蟲劑企業、GLP實驗室、外貿公司等36家單位50余名學員,以此推動我國優質農藥企業邁入到國際市場中去,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游戲規則制定,爭取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前排左四Muller Markus,左五楊永珍,左六Ralf Hanel,左七Pigeon Olivier)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孫叔寶會長致辭,他指出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FAO/WHO農藥產品標準申請隊伍中。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非專利農藥制造國,在專利產品過期后,通過對生產工藝、檢測方法的重建,能夠在國外市場重塑產品標準;另一方面,多家跨國公司兼并重組時,放棄或釋放一些農藥產品,這些產品仍在國內制造銷售中,產品標準可能就靠中國企業維護,使產品能在農業生產中不斷地發揮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國際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CIPAC)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國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CHIPAC),主要職責是利用中國GLP實驗室的力量,在不同實驗室協作下使分析方法標準更加規范;在企業申請國際標準中對申請資料進行梳理,使之符合規定,減少在審定過程不必要問題的干擾;輔導和推動FAO/WHO農藥產品標準和CIPAC方法制定的進程。
(孫叔寶會長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陳鐵春處長表示,FAO/WHO相同產品認定的程序已被阿根廷、巴西、哥斯達黎加、中國、歐盟、經合組織、墨西哥、巴拉圭、菲律賓和南非采用,是許多國家農藥登記要求的一部分。中國企業應加緊完善以專利和技術標準為依托的自主創新體系,才能在激烈的國際農藥競爭中勝出。陳處根據中國近幾年的發展狀態,匯總2010-2016年間中國農藥企業申請FAO/WHO標準的情況,共有21家中國企業申請26個FAO/WHO標準,19個產品通過評審,并對產品提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總結與分析。向參會代表介紹“老標準”在新程序下制定為“新標準”的更新優先列表,通過對我國登記、生產、進出口情況、FAO/WHO標準和EU標準五方面對相關產品具體分析。
(陳鐵春處長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
具有30多年國內和國際農藥管理工作經歷的楊永珍女士強調隨著全球農藥市場增長減緩,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FAO/WHO農藥質量標準是國際認可的鑒別區分同一藥劑不同產品質量好壞和仲裁農藥國際貿易中質量爭端的通用標準。國內企業參與國際農藥質量標準制定的時機已經成熟,如原藥品種全,質量優;有一批國際認證的GLP實驗室;已積累申請新國際標準和等同標準的成功經驗;有一批較為成熟的專業人才隊伍;政府支持和CHIPAC以及ICAMA的技術幫助等有力條件。楊永珍女士著重向參與人員分享申請國際標準農藥產品的基本原則、流程和提交資料等,列出FAO老標準更新計劃、擬撤銷的FAO老標準農藥名稱和資料提交清單,讓企業更加清晰地掌握全球暢銷產品及具有市場擴大潛力的產品,及時掌握市場未來發展,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尋產品毒性資料、OECD方法等資料,省事減力節約成本地申請FAO/WHO標準。
(楊永珍女士,FAO/WHO/JMPS農藥標準聯席會議秘書和農藥殘留標準(JMPR)聯席會議秘書)
Ralf Hänel博士,系統介紹CIPAC的目標、運營概況、平臺建設和印刷刊物以及與AOAC、ASTM、FAO/WHO、EFSA、AgroCare、CropLife和FASA等組織的合作關系。目前,CIPAC下屬農藥咨詢委員會有中國、德國、英國和日本,主要職責是準備和討論聯合實驗和小型試驗的方法。他著重向參會代表解釋了如何建立和驗證CIPAC方法、方法擴展的要求,并舉例介紹德國BVL工作組---DAPA和DAPF的目標、工作職責、成員單位、方法開發時間表等,可指導剛成立的CHIPAC更好地開展和規劃未來行動計劃,有著很好的借鑒和學習意義。
(Ralf Hanel CIPAC主席)
FAO/WHO《手冊》第一版自2002年出版,2010年第二次修訂,2016年第三次修訂,JMPS主席Markus D. Mueller博士簡要介紹了三個版本變更內容及標準修訂的流程,列出JMPS對舊標準更改為新標準的優先等級、數據需求和轉換過程,向參會代表逐一列舉評估一個產品標準,有效成分、物化特性和毒理可以依據的手冊指引,以及如何劃分產品是等同性標準還是新標準,各標準需要提交的支持性文件。
( Markus D. Mueller JMPS副主席)
WHO農藥質量控制聯合中心的Olivier Pigeon博士從控制媒介傳播疾病所用的衛生用藥方面向參會代表分享申請WHO農藥產品標準有效成分、劑型和分析方法所需資料。在衛生用藥推廣應用中,長效蚊帳在熱帶及亞熱帶的國家和地區有著廣泛的應用。Dr. Olivier介紹長效蚊帳的作用機理,所用材質要求,工藝技術、殺蟲劑有效成分,性能檢測等,并以右旋反式苯醚菊酯長效蚊帳為例,介紹產品性狀,有效成分、理化特性和熱儲穩定性。
( Olivier Pigeon FAO/WHO/JMPS主席)
會議為時3天,現場氣氛活躍,學員就標準和方法制定的相關問題向遠道而來的授課專家咨詢。培訓結束后,參會學員獲得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CIPAC、JMPS聯合頒發的結業證書。本次會議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夏烽副秘書長主持,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宋俊華高級農藝師和杭州宇龍化工有限公司吳珊總經理、黃潤紅主任提供現場翻譯。
(頒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