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4-03-25
精異丙甲草胺結構式
精異丙甲草胺的萌發
1997年,精異丙甲草胺在美國首次上市;2005年,該產品在歐盟與中國獲批上市;2001年10月,其化合物專利失效。時至今日,精異丙甲草胺已在歐盟、美加澳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登記,僅歐盟聯盟國就超過20個。
當前,精異丙甲草胺的全球銷售額已突破7億美元大關,處于穩定增長趨勢。據Phillip數據,2014年其全球銷售額為5.9億美元,2016年5.95億美元,2018年6.45億美元,2020年6.65億美元,2021年7.20億美元。其中,受全球市場低迷的影響,2015年精異丙甲草胺銷售額小幅下降至5.65億美元。
圖1. 2014~2021精異丙甲草胺全球銷售額變化趨勢/百萬美元
全球市場穩步擴容 中國企業持續深耕
近年來,精異丙甲草胺的全球市場持續擴大,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其主要銷售市場有美國、歐洲、巴西、中國、墨西哥、阿根廷等。據統計,2012-2023年間,精異丙甲草胺原藥的全球進口總量從2012年的4萬噸,增長至2023年的9萬噸,十年來翻了一番。
從地域分布看,2019年之前,精異丙甲草胺原藥的全球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此后南美阿根廷、巴西市場逐年上升,正在成為新的增長極。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市場原藥供應比重持續提高。
圖2. 2012~2023精異丙甲草胺全球態勢
關于美國精異丙甲草胺原藥,2018~2020年,美國進口量跌近一半;2021~2023其進口量恢復增長,其中大部分來源于歐洲,而來自印度的體量分別為2021年2396噸,2022年3385噸,2023年1223噸;從美國自先正達進口精異丙甲草胺原藥的情況來看,2022年進口量為22,755噸,2023年進口量增至48,977噸,先正達給美國市場供應量顯著增加,且增長動能持續上漲;從美國使用量最大的精異丙甲草胺產品Boundary 6.5EC(精異丙甲草胺58.2%+嗪草酮13.8% EC)來看,Kleffman 數據顯示其使用量為9800噸,共施用于3363公頃大豆,折合約每公頃施用精異丙甲草胺原藥1.7kg,那么其2023年精異丙甲草胺原藥進口量的翻倍,同期作物種植面積沒有相近比例的增長,那么勢必有不少富裕庫存,這些體量需要多長時間進行市場消化?
圖3. 2018~2023精異丙甲草胺原藥美國進口情況
關于中國精異丙甲草胺原藥出口情況,自2017年起,其出口量逐漸上漲,直至2019年疫情前,其供應量都在擴張,2016年中國精異丙甲草胺出口量還只有折合原藥2800噸,2017年便激增至8000噸,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進一步增長至11000噸左右;2020~2023年出口量進一步劇烈上漲至近4萬噸左右。
圖4. 2014~2019精異丙甲草胺原藥中國出口情況
圖5. 2017~2023精異丙甲草胺全球及中國趨勢變化(觀察中國制造所占比重的變化趨勢為主)
從中國精異丙甲草胺原藥價格來看,2017~2020年其價格較為穩定;2020年之后,原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于2022年漲幅達一倍,直至2023年出現階梯性下滑。
圖6. 中國精異丙甲草胺原藥價格趨勢變化
中國開發歷程:首登/主要劑型/復配產品/生產企業/產業鏈狀況
在中國市場,精異丙甲草胺也經歷了從引進到本土化再到自主創新的發展歷程:
2005年,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在中國取得了精異丙甲草胺原藥和制劑的首家正式登記。原藥質量分數為96%,制劑為960 g/L乳油;
2012年,上虞穎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精異丙甲草胺96%原藥獲得ICAMA正式登記,成為國內首家獲得該原藥正式登記的企業;
截至完稿日,中國在有效期內的精異丙甲草胺登記證有86個,其中原藥24個,含量為96%、97%、98%,主要生產廠家有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杭州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長青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印度聯合磷化物有限公司等,其余均為制劑產品。制劑產品有:960 g/L乳油、49%精異草·特丁津·硝磺草懸乳劑、38.5%硝·精·莠去津懸乳劑、670 g/L異丙·莠去津懸乳劑、40%微囊懸浮劑。
從登記詳情來看,精異丙甲草胺近些年來的市場擴張主要得益于復配制劑的開發,尤其是精異丙甲草胺與硝磺草酮、莠去津復配的制劑。
在原藥企業和產業鏈方面,中國企業也形成明顯優勢。據AgroPages不完全統計,目前精異丙甲草胺全球產能(包括申報在建產能)約150000t/a,其中中國產能100000t/a,約占66%,江蘇、山東、內蒙古、湖北等地均擁有重要的生產基地。這反映出中國精異丙甲草胺生產企業的整體實力正在快速提升,同時也顯示出這些企業爭奪國際市場先機、搶占產業高地的決心。
綜上,全球精異丙甲草胺頭部廠商主要包括先正達、中山化工、濱農科技、穎泰生物、江山股份、長青農化、以及UPL等,其中先正達和UPL的主要市場在美國,阿根廷等地。其市場格局呈現3個層面:處在高端的是先正達和UPL,由于切入市場早,兼具技術、證號優勢,量、價、品牌等方面都是第一梯隊。第二是以山東濱農、中山化工為代表的原藥生產企業,依靠他們的原藥優勢,在東北、華北和華中地區開拓了自己的市場,有了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其余為第三梯隊。
完善的自身產業鏈不僅能保證上游原料供應,也使中國企業獲得了規模效應,為進一步發展積蓄動力。精異丙甲草胺的相關合成路線如下:涉及關鍵中間體2-甲基-6-乙基-苯胺(MEA),MEA在精異丙甲草胺的產業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中國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精異丙甲草胺產業鏈體系。除原藥生產環節外,與之匹配的還有藥劑加工和關鍵中間體生產等環節,如長青股份含自我配套用年產5000噸MEA。
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大力開拓也取得突破。據不完全統計,中山化工已與多家一流跨國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產品遠銷美國、阿根廷、俄羅斯等全球主要農業大國;針對其他體量稍小但重要的市場,濱農科技表現優異,除為跨國公司訂制生產外,其是為數不多自主開發海外市場的精異丙企業,比如澳洲,非洲,東歐,拉美等市場都有自主運作的成果。
面臨監管深水區,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前,隨著歐美國家環境監管日益收緊,傳統農藥市場空間被逐步擠占,精異丙甲草胺也逐漸步入深水區:2023年2月,法國衛生安全機構ANSES下令停止部分使用精異丙甲草胺;2024年1月,歐盟正式決定不再續展精異丙甲草胺在歐盟地區的使用許可。
歐洲市場收緊無疑是一個警鐘,那么,在當前背景下,精異丙甲草胺的全球實際需求量和全球進口量之間存在多大偏差?2022-2023全球到底超買了多少精異丙甲草胺?巨大的產能該如何同真實的市場需求相匹配?企業該如何調整產品運作策略?值得行業共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