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世界農化網 日期:2023-11-28
印度是全球第四大農化品生產國,約占全球市場的13~15%。2023財年,印度農化品市場估值為7650億盧比(103億美元)[2]。2022財年,農化品出口額超過55億美元。印度農化品行業每年都能獲得可觀的貿易順差。2017-2018財年的貿易順差為803億盧比,到上一財年,已急增至2890.8億盧比[3]。
得益于良好的行業增長態勢,在過去兩年中,印度企業在農化領域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和擴張。大多數頭部農化企業都對外宣布了自己的新項目和產能擴張計劃。
印度頭部農化企業投資頻繁
印度頭部農化企業的頻繁投資有一些共同之處,例如建立新的制劑和原藥工廠,通過收購獲得新產品和進入特定區域市場,以及投資興建研發設施。許多企業通過增強現有和新建工廠的制劑和原藥生產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和出口需求。
大踏步加速擴張產能
Dhanuka Agritech Ltd.于2023年8月宣布其位于古吉拉特邦Dahej的新工廠開始試生產。該原藥生產工廠將為Dhanuka Agritech提供原材料保障,并通過降低原材料成本實現向后整合。該公司斥資30多億盧比在兩年內建成了該工廠。
Gharda Chemicals Limited擬總計投資60億盧比,在古吉拉特邦Dahej的Payal工業園(PIP)建設一處先進的生產設施。即將在PIP建立的化工生產設施將專門生產原藥和農化制劑,以進一步體現公司提供高質量化工產品的承諾。
Insecticides (India) Limited收購了位于拉賈斯坦邦阿爾瓦爾縣Sotanala工業區、占地約58,000平方米的工業用地,計劃在此建設最先進的生產設施。
India Pesticides Ltd.擬在北方邦哈米爾布爾縣的Sumerpur建立一個農化品、原料藥、中間體和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基地。新基地建成后,該公司的總產能將在未來3~4年內從每年2.35萬噸增至5.75萬噸。
Willowood集團的子公司Willowood Industries于2022年新建成了一座原藥生產廠。該工廠采用最先進的DCS控制實現零液排放,原藥產品設計產能達18000噸。通過這項投資,Willowood實現了從中間體到原藥生產、并通過其經銷渠道向農民提供最終產品的全面向前向后整合。
NACL Industries的子公司于2023年3月獲得了在安得拉邦建設生產設施的環境許可。該工廠將生產各種農化品、合成有機化學品和含氟化學品,日均產能約265噸。另將配套建設一座6兆瓦廢熱發電廠。
Tagros化學公司于2023年5月宣布擬擴建其位于泰米爾納德邦庫達洛爾縣Panchayankuppam的SIPCOT工業園的農藥原藥和農藥專用中間體工廠。該公司計劃于2024年12月完成項目建設。
AIMCO Pesticides將投資2.466億盧比,擴建其位于馬哈拉施特拉邦Ratnagiri縣Khed的原藥生產廠,建成后該公司的年產能將從現在的14,400噸提高至21,500噸。
日益重視研發與終端布局
Dhanuka Agritech、Crystal Crop Protection和Astec LifeSciences等企業的投資表明,建設強大的研發設施也是這些企業的一個優先事項。這類投資側重于開發創新產品和更環保的解決方案。
Dhanuka Agritech投資10億盧比,在哈里亞納邦的Palwalin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發中心。該設施將向農民、研究人員和農業領域的其他利益相關者開放。新的研發設施將供農業領域的研究人員開展科學研究。該設施還將向農民開放,用于土壤測試、水分析和生物農藥試驗等。
Crystal Crop Protection Limited成立了從事農化品零售的新部門——Saffire CropScience,將利用技術提供符合全球標準的產品和服務。Saffire CropScience將為作物解決方案和服務帶來一場技術革命。新公司將通過創新技術為農民提供廣泛的農化品和服務,提升農業價值鏈中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盈利能力。
Godrej Agrovet Limited的子公司Astec LifeSciences Limited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Rabale成立了新的先進研發中心。該中心配備了一個用于產品合成的合成實驗室和一個用于開發作物保護領域新配方的配方實驗室。
頻繁的投資表明,在國內和出口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印度頭部農化企業預見到了這一領域的強勁增長機遇。重點投資領域包括提高制劑和原藥生產能力、強化研發基礎設施以及獲得利基技術能力。
過去兩年印度農化企業的投資和擴張活動
(基于AgroPages不完全統計的信息)
抓住全球供應鏈轉移帶來的機遇
印度頭部農化企業的持續投資有望在未來幾年顯著提高印度農化行業的生產、研發和出口能力,帶動行業加速增長。
隨著全球尋求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擴大產能將幫助印度企業滿足日益增長的出口需求,抓住全球供應鏈轉移帶來的機遇。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建設生產關鍵中間體的工廠,從而減少對從中國進口原材料的依賴。Gharda Chemicals、Dhanuka Agritech、UPL和 PI Industries等企業正在實施原藥生產的向后整合。雖然部分中間體可能仍需從中國采購,但本地原藥制造將提高原材料供應的安全性,并降低印度企業的成本。
企業也將能在高速增長的國內市場推出更多產品。通過收購,企業可以獲得新的化學物質,增強技術實力,開辟新的市場,進而加速增長。
對研發的投資可建立滿足農民需求的創新、高效作物解決方案管道,為可持續的長期增長鋪平道路。此舉也促使企業根據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采用更環保的化學物質。
未來展望
在有利的政府政策和不斷增長的農業產量的加持下,印度農化巨頭的投資使得這一行業的前景更加光明。隨著產能的提高、技術的提升和終端市場需求的擴大,印度農化行業有望在未來十年實現快速增長。企業需要繼續專注于可持續解決方案,不斷投資于創新,并建立全球規模,以實現這一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