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12-04
據悉,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共400家企業,阿維菌素原藥和乳油累計登記產品達1300個。國內阿維菌素原藥產量2009年將達到1600噸左右。其中45%~50%出口,國內消耗800多噸阿維原藥,除1/3用于甲氨基阿維菌素外,按1.8%阿維菌素的含量計算,可生產3萬噸阿維菌素制劑,大田使用至少在2萬噸。為此,業內專家認為,阿維菌素產量需求基本平衡,目前阿維菌素原藥價格70萬元/噸左右,根據市場應用情況,預計明年市場旺季將達80萬~90萬元/噸,阿維菌素制劑價格基本穩定。
2007年以前,由于阿維菌素原藥成本偏高,主要用于經濟作物,一直未能在大田作物進行推廣。全國農技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李永平介紹,2005年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啟動了高毒農藥替代示范項目,針對阿維菌素室內毒力做了大量的實驗。2006年開始了大田藥效示范,經過大田示范篩選后,06年底在高毒農藥替代項目中阿維菌素在大田應用正式被推薦。至今在高毒農藥替代示范項目中,阿維菌素先后四批被重點推薦在水稻、大豆、棉花、柑橘、蘋果等作物上;其中高毒農藥替代中出現了典型案例,成功地發現了1.8%阿維菌素對水稻稻縱卷葉螟的活性和藥效,在相關企業的配合下,使阿維菌素正式進入大田。
目前在全國登記中主要應用范圍:蔬菜(菜青蟲、小菜蛾、美洲斑潛蠅、根結線蟲)、果樹(柑橘潛葉蛾、銹壁虱、紅蜘蛛、蘋果二斑葉螨、桃小食心蟲、梨木虱等)、棉花(棉鈴蟲、紅蜘蛛等)以及在水稻上防治稻縱卷葉螟。記者從河北威遠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范朝輝處了解到,他們企業因抓住了阿維菌素能夠有效地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機遇,迅速將阿維菌素應用在水稻上,使阿維菌素成為了稻縱卷葉螟防治的重要品種,企業也因此受益頗多。
隨中國阿維菌素的應用,東南亞、臺灣等地近幾年阿維菌素在水稻應用上的大幅提升出口量猛增,有關資料顯示,泰國全年阿維菌素原藥消耗量約250噸,越南350噸,其他地區合計約200~250噸,這些地區今后將是阿維菌素的主要增量地區。阿維菌素成為世界級應用最廣泛的殺蟲劑。
業內人士提出,國內阿維菌素原藥和制劑的生產企業有兩種現象應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一是大多數阿維菌素原藥企業只銷售原藥,基本上無品牌制劑,很少對制劑應用做推廣。二是大多數阿維菌素制劑制造企業自身由于不生產原藥,對原藥缺乏系統性了解,在原藥配方上無深入研究,制劑批次差異很大,致使很多企業阿維菌素制劑質量不穩定,農民使用反映不一。
由于制劑的質量及農化服務的差異性,造成了阿維菌素對不同害蟲產生抗性快慢不同。據相關植保站的監測表明:近年來小菜蛾對阿維菌素的敏感性已經逐步下降,甚至達到了中抗水平。蠅、小菜蛾都有一定的抗性。害蟲、害螨對阿維菌素的抗性機理是多基因控制的,且多為隱性遺傳,抗性發展緩慢,但抗性一旦產生將難以對付。
新聞鏈接:專家對推廣使用的建議
第一,關注配方。科學配方充分發揮阿維菌素藥效,不要盲目增加用量,使抗性增加,污染環境,對有益生物產生毒性.
第二,劑型開發:開發經濟環保高效的劑型,提倡使用水劑、顆粒劑、微囊劑等,提高藥效發揮和緩釋,減少環境污染。
第三,倡導阿維菌素與增效劑或滲透劑(如有機硅等)混用,減少用量,延緩阿維菌素的抗性,保護阿維菌素田間壽命。
第四,在國家正式登記和專家指導條件下,做好阿維菌素與其他農藥混配,從而降低農藥成本,擴大防治對象。
第五,在衍生物方面進行技術拓展。以阿維菌素為母體,經化學改造可得到性能更加優越的甲氨基阿維菌素等衍生物,毒性低、安全性更好的產品。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在當前條件下,阿維菌素由于生物農藥特性及較低生產成本與應用成本,都將使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廣泛應用的殺蟲劑產品。重要的是企業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配方和因地制宜的服務,為“三農”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