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09-12-28
政府協會共推動 內行外行齊發力
2009年是中國農藥工業不尋常的一年。這個不尋常,體現在金融危機對行業的影響上,體現在國內外農藥需求下降上,還體現在國家對農藥的有關管理政策上。而從今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的政策導向來看,農藥企業的兼并重組已成了農藥行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近期發生的幾件收購案例,讓業內人士感覺到了農藥企業正在面臨兼并重組的暴風雨。
多形式股權交易完成重組
案例1.今年5月5日,山東華陽集團公開征集受讓方轉讓所持的38.31%華陽科技全部股份。最后,哈爾濱曼哈頓集團成為此股份的受讓方,但其主營業務與華陽科技主業相距甚遠,轉讓股權由38.31%降為25.1%,一旦股權轉讓獲批,商業地產資產或注入華陽科技。
案例2.12月9日,重慶華邦制藥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換股方式吸引合并北京穎泰嘉和公司。
案例3.深圳諾普信公司在09年先后收購了山東兆豐年生物科技和濟南兆豐年農資(80%股權)、常德邦達綠色植物開發公司(49%股權)、東莞施普旺生物科技公司(100%股權)、青島星牌作物科學公司(35%的股權)、中港泰富(北京)高科技有限公司和英聯國際化學品(北京)有限公司(各51%的股權)。以上幾家公司多有農藥業務。
重組是機會也有風險
就華陽科技的案例,記者采訪了行業內有關專家。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侯常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華陽科技作為一家老的國有企業,面臨著體制、機制、人員和各種歷史包袱等企業自身的困難,近幾年的經營狀況不太樂觀,融資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曼哈頓集團也有從事其他新行業的規劃。這次股權出售對華陽科技來說,是企業困難時期的一種選擇。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承宇說,現在國有企業大部分已經改制,而且很多比較徹底,改制后的揚農、江山、蘇化和新安等發展良好,湖北沙隆達、山東大成都被中化控股了。但他也對其他行業入主農藥企業存有憂慮,因為外行進入農藥業,是不是有足夠的決心和信心專心從事農藥生產和發展是一個問題。以前也有外行注資入股農藥企業,他們是以資本運作為目的。有些出資人,注資后很快又把資金抽出,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很不利。
湊巧的是,華邦制藥合并北京穎泰嘉和公司也是非農藥企業入主農藥企業的典型案例,據有關媒體報道,從事醫藥行業的華邦主要垂青于穎泰嘉和的研發能力和國際市場經驗。據華邦制藥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華邦生產的化學原料藥可提供給穎泰嘉和作為中間體,進行農藥生產和加工,穎泰嘉和生產的部分中間體可提供給華邦制藥作為原料藥,本次交易完成后,可以充分利用兩家公司產能,降低采購成本。記者聯系這兩家企業時,華陽科技和北京穎泰嘉和的負責人都以協議未最終達成為由拒絕介紹有關并購細節。
深圳諾普信公司的收購案例與以上兩個案例似乎并不相同,據該公司第三季度公布的業績顯示,2009年1~9月,公司營業總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43%,公司預計2009 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30%~50%,公司認為今年完善作物保護產品線、構建全面植保企業的戰略取得新的進展,并購是此兩年諾普信高增長的引擎之一。
總結這三起典型案例,企業要么發展困難,亟須外資注入;要么為了拓展業務,謀求更大發展;要么就是諾普信這樣,是為了做大做強,總之,都是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最終導致了這些重組案例的發生。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郭衛主任介紹,自2009農藥行業融資并購洽接峰會到現在所了解的情況來看,這種需求非常大,有很多這樣的并購已經發生或正在洽談中,但因一些并購還未最終達成,協會不便公布有關詳情。明年協會會更好地組織、安排有關并購重組事宜,提供搜集材料、相關咨詢等服務。但他也表示,融資并購雖是中國農藥工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但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據介紹,為了更好、更快地服務于中國農藥行業的重組整合,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搭建了行業投資意向和融資信息的平臺,為行業投資合作牽線搭橋、提供便利。
產業政策鼓勵兼并重組
據了解,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的《關于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以及《農藥工業產業政策》中都有涉及農藥企業兼并重組的內容。
《意見》將激勵商業銀行加大對企業兼并重組的信貸支持,探索設立專門的并購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并鼓勵上市公司以股票為對價實施吸收合并、要約收購、購買資產等并購行為。在金融支持方面,《意見》將鼓勵銀行對企業兼并重組后實行綜合授信,通過境內外銀團貸款等方式支持跨國并購。在直接融資方面,將鼓勵資產管理公司、產業投資基金以及PE等參與兼并重組,支持符合條件企業發行股票、債券以及可轉債方式為企業兼并重組融資。
《農藥工業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中則指出,強化產業內分工與協作,增強優勢企業集團與中小企業的合作。大力推進組織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到2015年,農藥企業數量減少30%,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集團銷售額達到總銷售額的50%以上,2020年達到70%以上。鼓勵優勢農藥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聯營、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支持優勢企業集團在集團內重組生產要素,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鼓勵優勢企業集團異地擴展優勢產品的生產能力、培育主導品牌。
在政府、行業協會、農藥企業以及有意進入這一行業的企業共同推動下,中國的農藥工業必將朝著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的方向轉變,實現農藥工業組織結構優化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