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國化工報 日期:2021-11-01
近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深入各地調研,了解當前化肥生產遇到的煤電運儲保障問題。各地企業普遍反映,9月下旬以來的煤價暴漲和貨源短缺,以及電力部門拉閘限電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近期化肥產量急劇下降,局地尿素售價沖上3000元大關,秋種及明年春耕化肥恐難保障。
根據山東省化肥和煤化工行業協會的匯總情況,目前該省骨干化肥企業9月下旬煤炭到貨率不足五成,庫存急劇下降,半數企業庫存低于7天的警戒線,被迫停產限產。更嚴峻的是,國慶節期間受黃河流域連續降雨影響,山西等省大批煤礦關閉、鐵路運輸中斷,用煤企業陷入恐慌,紛紛在市場上搶購中間商貨源,但仍是一單難求,有錢也買不到煤。有企業負責人反映,10月中旬該公司原料煤采購價格2250元/噸,比去年5月份均價上漲1725元/噸(漲幅328.57%),比去年同期均價上漲1643元/噸(漲幅270.68%),較9月份環比上漲1100元/噸(漲幅95.65%)。按當前煤價和電價核算,尿素企業已陷入虧損。
此外,各地化肥企業9月中旬之后還頻頻被拉閘限電。山東一家重點氮肥企業每小時限電5萬千瓦時,被迫停產一套合成氨和尿素裝置,化肥產量下降了一半。相比產量的下降,更嚴重的是限電對企業安全生產造成的影響。因為多數化肥企業是肥化聯產,常年360天連續性生產,分時段限電令裝置頻繁開停車、加減量等,對裝置的安全穩定運行和環保指標控制帶來很大風險。
化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是保障農業生產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資。當前煤炭采購困難和用電受限,嚴重影響了化肥生產。據了解,由于煤炭成本推升,今年化肥價格長期居于高位,現在化肥市場基本沒有社會庫存,中間商倉儲量減少,生產企業產量降低將會造成施肥季節無肥可供。今年秋天,黃河流域5省長期陰雨導致秋種推遲,搶收搶種時不我待。相關部門抓好煤炭和用電供應、保障骨干化肥企業生產,對于今年秋種和明年春耕至關重要。
首先,要統籌兼顧、事急從權,保障化肥生產用煤用電需求。根據當前國內資源稟賦和產業特性,只有保障化肥企業的煤炭和電力供應,才能保證農業生產。建議有關部門加大協調力度,對涉及國計民生的氮肥企業增加用能用煤指標和煤炭、電力供應,按照長協合同穩定足量供應化肥生產所需煤炭。同時還要引導區域內商業儲備承儲企業分批次進行各化肥產品儲備工作。
其次,應淡化化肥生產的高耗能定性,明確化肥企業的支農屬性。截至目前,國家明確的只有“雙高”產品、“兩高”項目,并沒有“兩高”行業“兩高”企業一說。但有些部門籠統地將石化產業納入“兩高”領域,籠統地把原料煤和燃料煤都計入能耗總量;部分省份將化肥產品貼上高能耗標簽,限制新增產能,將固定床制氣裝置淘汰時間不斷提前,給化肥生產帶來政策障礙?;噬a具有戰略支農屬性,不可因噎廢食,傳統產業轉型需要時間,壓能減煤應循序漸進。要堅決杜絕“運動式”減碳和“一刀切”壓能,極限施壓、用力過猛很可能會出現能源化工和基礎產品的短缺,最近上游大宗商品和化肥產品的價格暴漲就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