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中化新網 日期:2021-06-30
近日,由河南省科學院所屬的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導研究的降冰片烯衍生物生產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突破了國內外先分離后使用的關鍵技術瓶頸,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與傳統工藝相比,新工藝可使投資、能耗和綜合成本分別降低41%、30%和20%,促進了降冰片烯行業的技術進步。
該項目獲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制訂團體與企業標準9項,發表學術論文9篇。相關專家認為,降冰片烯衍生物關鍵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促進了混合碳五資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我國降冰片烯衍生物的核心競爭力。
據該項目主要完成人楊振強副研究員介紹,該項目經過12年的技術開發、轉化與推廣應用,首創了不經分離直接使用混合碳五生產降冰片烯衍生物的新方法,建成了國內首套降冰片烯衍生物生產裝置,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楊振強介紹說,混合碳五是裂解制備乙烯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其組分復雜,其中環戊二烯是制備降冰片烯衍生物的重要原料。混合碳五各組分沸點相近,易形成共沸物,采用普通蒸餾方法難以分離,而采用大型裝置對各組分進行全分離則存在成本高、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長期以來降冰片烯衍生物主要依靠進口,制約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解決降冰片烯難分離的技術難題,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組建科技攻關團隊,通過自主開發的復合型催化劑和超低溫反應裝置,發明了直接使用混合碳五生產降冰片烯衍生物的新方法。“與傳統溶劑萃取分離合成工藝相比,該工藝具有條件緩和、操作平穩、后處理方便、產品質量穩定等優點,可節省投資41%,降低能耗30%以上,綜合成本降低20%。” 楊振強說。
據了解,該項目由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限公司、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鄭州輕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降冰片烯衍生產基地和國際上的重要供應商,產品出口到歐盟、北美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降冰片烯衍生物是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降冰片烯產品具有光學性能優異、吸濕性極低、熱穩定性良好、拉伸斷裂值較高、張力低、與金屬粘連性好、抗紫外輻射能力強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電子電器、醫藥農藥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