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胡瀟月 來源:河北日報 日期:2021-04-07
購買交押金 回收零成本 流程可追溯
保定試點破解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理難題
“以前用完農藥,瓶子隨手一丟。現在每瓶押金一塊錢,退錢方便,可舍不得亂丟了。”4月1日,安國市鄭章鎮新安村村民張利民來到村里的德地得農資門店,在農藥包裝自動回收機上對3個苯丁錫瓶上的二維碼一一掃碼,并將瓶子投入機內后,輸入自己的手機號,手機短信馬上收到一個電子碼。營業員王紅霞在電腦系統中輸入該電子碼后,直接退給他3元押金。
此時,回收機屏幕上顯示:當日銷售農藥52個,回收包裝38個。王紅霞說,去年11月以來,安國陸續給每個農資門店安裝了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信息系統。現在的農藥,一瓶(袋)一個二維碼。銷售時逐一掃碼,每瓶(袋)押金一元,并將購買人手機號輸入系統;回收包裝時同樣操作,退還押金。“賣的啥、賣出多少、賣給了誰、包裝回收多少,系統上一目了然。”
據介紹,農藥包裝廢棄物屬《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范疇,農民受傳統習慣影響,大都隨手丟棄。保定為農業大市,年農藥用量約1.25萬噸,包裝廢棄物保守估計有1950萬瓶(袋),回收率約5%。在近年的白洋淀上游流域生態治理中,該市將農藥包裝廢棄物列為農業面源污染整治重要內容。
劉鵬介紹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系統運行情況
“最初簡單無償回收,效果不理想。”指著門店角落里一個空塑料桶,安國市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副隊長劉鵬介紹說,2019年6月,市里在每個農資門店都放了回收桶,要求經營者無償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農民對此主動性不高。后來又考察一些地方的有償回收模式。這種模式回收資金主要依賴政府補貼,操作難度大,成本高,難以復制。他們只得另辟蹊徑。
總結各地經驗,2020年4月1日,保定下發通知,在全省率先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制回收處置試點建設,由政府委托第三方專業企業搭建信息系統。農民購買農藥時,除支付農藥費用外,還需交納包裝押金,交還包裝廢棄物時退還押金。政府只支付包裝廢棄物的清運和無害化處理費用。安國在全市率先啟動試點工作。
在安國市農業農村局信息中心的電子大屏上,全市及各農資門店的農藥銷售數量、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數量、運輸車輛的軌跡等數據實時更新。劉鵬說,3月1日正式啟用的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制回收信息系統,覆蓋115家農資經營門店,全市農藥從銷售到包裝廢棄物回收、轉運全流程可監控、可追溯。1個月時間,通過該系統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23噸,回收率達85%。
據透露,保定將利用3年時間,在全市完成安國模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