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左彬彬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2021-03-12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化工行業規模體量大、產業鏈條長、資本技術密集、產業帶動效應大。目前,從行業全局來看,我國化工產業結構主要集中在低端層次,高端化工的新材料、裝備及尖端技術方面嚴重依賴國外。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龍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歐其提出了“關于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提高化工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議”。
據工信部統計,我國在130多種關鍵基礎化工材料中,32%的品種仍為空白,52%的品種仍依賴進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自主可控能力”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關鍵“鑰匙”。要保障化工產業鏈的安全就必須提升整個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能力,特別是要聚焦產業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關鍵環節,加強高端化工核心技術研發攻關,著力補鏈、延鏈、強鏈,使產業鏈基礎更加穩固,讓產業鏈循環更加通暢,形成內需主導下長期安全穩定的自主供需格局。
歐其說,精細化工產品類型眾多、技術含量高,是整個化工產業鏈中最具活力、產業拉動作用最明顯的領域之一,對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產業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發揮關鍵的支撐作用。但專用化學品、電子化學品和核心催化劑等長期依賴進口。保障化工產業鏈安全,進而保障民生改善及高精尖產業安全,精細化工是關鍵環節。
據介紹,制約我國化工產業鏈關鍵環節自主可控的主要問題包括產業鏈式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堵點”亟待打通;知識產權保護不夠到位,挫傷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等。
我國化工行業總體上來看,主要是點式創新,創新成本高,技術轉化周期長,產業橫向交流少,對關鍵環節基礎理論及應用場景的理解不深入,導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特別是原創性技術產品較少,以企業為核心的創新體系尚未真正建立。如我國雖已在T700級碳纖維等新材料上取得了產業化技術突破,但由于上游單體技術等成套技術環節上存在“堵點”,導致T700級碳纖維等產品不合格率、能耗指標、生產成本均居高不下,與國際同類產品競爭中仍處下風。
化工生產存在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的特性,精細化工生產過程更是多包含危險工藝,屬于高危行業。由于相關技術欠缺,法律、監管和評估體系不完備,工藝優化不足,導致安全水平與產業發展進程不相匹配。
危廢處置利用率明顯偏低,廢水處理技術存在較大瓶頸。危廢處置環節巨大缺口是由于部分企業對危廢安全處置意識較為淡薄,還由于通過正規渠道處置危廢會大幅增加企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危廢事故頻發。2019年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就因長期違法貯存硝化危廢而引發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近20億元。近年來,化工行業各類復雜廢污水達標排放與資源化回用問題日顯突出。精細化工廢水中含酚、醌等雜環類難處理的有機物,含鹽濃度高、毒性大,成為制約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之一。
技術專利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化工生產技術門檻高,研發耗時長,投入大。但不法分子為追求高額利潤,利用不正當手段竊取他人技術,而且知識產權訴訟存在舉證難、審理周期長等問題,嚴重影響行業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此外,化工行業對工藝要求極為嚴格,通過竊取獲得的技術由于相關資料不完整或安全控制規程缺乏等,投入工業生產后極易釀成重特大事故。
化工產業鏈處于經濟安全線的中樞地位,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提高化工產業鏈關鍵環節自主可控能力?歐其建議,實行產業鏈鏈長制,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部署創新鏈,實現核心技術產品自主可控。在調研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基礎上,全面掌握產業鏈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平臺、關鍵共性技術、制約瓶頸等,研究制定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具體模式可借鑒率先提出“鏈長制”的浙江省的“九個一”機制,實現“鞏固、增強、創新、提升”產業鏈。
歐其說,還需加快引導產業鏈式布局。以航天、大飛機、高鐵、汽車輕量化、電子信息等重大工程為龍頭,以產業鏈工程為帶動,加速“補鏈”,發展與之相配套的化工新材料及新型催化劑、特種添加劑等特種化學品;加快“強鏈”,發展與之相配套的傳統化工材料,使之成為“準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有效對接作為切入點。將培育重點放在帶動效應強的“鏈主”企業上,設立“鏈主”培育專項引導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對新興產業“鏈主”企業進行扶持,整合和帶動相關中小配套企業集群集聚發展。
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各化工園區的融通創新。歐其建議,在縱向上,圍繞重大戰略需求,成立上下游產業創新聯盟,在關鍵、共性、新興及交叉技術領域開展協同攻關。每年優選一批企業共同體技術攻關或產業化合作項目,優先列入各省市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計劃等專項予以支持。在橫向上,以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發展聯盟為示范,加強特定區域內化工園區之間的信息互通、要素流動,聯動區域創新資源,在循環經濟、安全應急、智慧園區等領域提高產業一體化發展協同度。并通過增強異構合作關系來提高優勢互補效應,促進區域產業互補共融。
“建立安全環保技術清單制,加速實現產業發展綠色安全可控。”歐其說,相關部門應建立危險工藝/綠色工藝清單制,以清單制度來加快典型危險化工過程本質安全關鍵技術體系創建及應用。建立強制淘汰的落后工藝負面清單,在項目審批立項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同時,建立提升本質安全/本質環保的先進工藝正面清單,在研發、推廣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對危廢問題導致的安全事故,歐其認為,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加速完善重點區域、重點細分行業的危廢數據庫,將危廢庫存量作為企業是否可以正常生產的依據之一,企業停產整治恢復生產前,必須實現危廢零庫存。加強園區危廢集中處理設施配套建設,淘汰散亂小處理裝置等。
歐其表示,加大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非常重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針對化工行業侵權多發、事故高發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組織知識產權審查專項行動。加快商業秘密單獨立法,加快修訂專利法實施細則,推進商標法修改論證,形成系統化的市場行為規制法律體系。推動審查授權標準、侵權判斷標準、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的有機統一。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量和效率,提升公信力。著力推進構建涵蓋司法審判、行政執法、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知識產權大保護體系。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建立和完善專利、商標全流程審查質量管控機制,提升審查授權確權質量,強化源頭保護。加強對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的信用聯合懲戒,加大從業禁止、禁止令的適用,加強刑事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