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9-02-18
2月13日,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傳來消息,山西省近日出臺《2019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力爭2019年農藥使用量與近三年相比增幅將控制在0.5%以下,非環境友好型農藥使用量減少,重大病蟲發生危害損失減少,為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據各級植保部門統計,2018年山西省農藥使用量為8421.85噸(折百量2614.72噸),比近三年平均用藥量的8571.59噸減少了149.74噸,減幅1.75%。但是農藥疊加使用、超量使用的現象還普遍存在,農戶分散種植小規模地塊插花種植限制了大中型高效施藥器械作業,因農村勞動力缺乏農田化學除草劑用量逐年上升。2019年是決勝“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實現的關鍵之年。
1.形成3-5個有效農藥減量技術模式
山西省將充分發揮“山西省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綠色發展聯盟”的平臺作用,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創新推廣機制,促進農藥減量。進一步加強與農藥械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等單位合作,深入開展農藥減量技術集成攻關,形成有效農藥減量技術模式3-5個,在全省進行全面推廣。繼續完善“山西智農聯(智慧農業聯盟)”App和微信服務平臺,實現農戶發布病蟲信息、專家診斷開藥、藥企照方抓藥、服務組織提供統防統治服務的新型病蟲防控模式,切實解決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2.引進3-5種果蔬綠色防控新技術
《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引進綠色防控和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有效控制病蟲危害,減少農藥使用量。針對水果、蔬菜等不同防控對象,引進試驗生物天敵控害、新型生物農藥、農藥減量降殘助劑、新型高效施藥器械精準施藥等新技術3-5種,在全省組織開展試驗示范,為技術推廣做好儲備。在全省建設20個以上高標準病蟲綠色防控及統防統治融合示范區,涉及小麥、玉米、谷子、水果、蔬菜、馬鈴薯等作物,打造成新品種的試驗田,新技術的展示田,新模式的樣板田。推廣一批成熟的病蟲綠色防控新成果,在小麥主產區重點推廣冬前化學除草+穗期“一噴三防”的技術模式;在玉米主產區重點推廣播期拌種+釋放天敵防控的技術模式;蔬菜主產區重點推廣生物農藥+水煙霧機施藥的技術模式;水果主產區重點推廣燈光誘殺+生態調控的技術模式;馬鈴薯主產區重點推廣播前拌種+晚疫病防控的技術模式。
3.政府購買方式扶持植保專業化組織
為促進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快速發展,《指導意見》強調加大扶持力度,多方籌措資金,強化市場引導。按照“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在全省重點扶持6個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規范服務行為,提升裝備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扶持一批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利用“山西省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綠色發展聯盟”促進農藥械生產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病蟲統防統治組織有效對接,推進加盟企業與生產基地間有效合作、互利共贏。以“聯盟”的App服務平臺帶動全省不同層級的病蟲專業化防控服務組織,在權威植保專家的指導下,采取科學選藥、精準施藥的技術手段和農藥統購、統供、統配和統施的組織方式,替代小農戶分散防治,從源頭減少農藥使用。
4.增加無人機等植保機械
山西省將針對不同作物推廣適宜機械,重點針對小麥、馬鈴薯、谷子等大田低稈作物,開展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示范推廣;針對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開展植保無人機、風送式噴霧機示范推廣;針對設施作物,開展水煙霧機、靜電噴霧器示范推廣;針對間伐提干果園,開展自走式風送果林噴霧機示范推廣。同時,加大背負式手動噴霧器等老舊機械淘汰力度,力爭全省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現代大中型高效植保機械保有量增加到1200臺(套)以上,較上年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