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段又生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5-04-27
評論員:段又生
就在上周,一條題為“親愛的同事、朋友們,我將于2015年5月底離開諾普信”的小文刷爆了筆者的朋友圈。周末點擊量已經突破萬余。
這篇文其實就是離職感慨和新業務的介紹和推廣。大致內容:畢湘黔,諾普信的高管,計劃5月底離開諾普信,創業做一個農業互聯網科技公司。
吸引眼球的兩個關鍵詞,無非“諾普信“和“離開”。諾普信是中國農化行業的黃埔軍校之一,培養了大量的營銷大家,之前出走的高管如王興林、曾憲鋒、高軍等都是在行業內如雷貫耳之人物。每每有這樣分量的人物離開諾普信,都有一份難以壓抑的感慨于全行業一通抒發,風雨滿天下。往往是感謝在諾普信打天下的經歷,以及在成功之后實現夢想的愿望和不得不忍痛離去之不舍。
其實就農化行業而言,人才流動之頻繁,往往很少見諸于紙上和媒體。作為行業組織,有時真頭疼于聯絡之煩惱,經常在行業調研和溝通的過程中,得到對方離開或崗位調換的答復,無法繼續。所以見多不怪。如果真就我行業人才流動做一調查,我想規模不輸一個團,那么“我的團長我的團”也就徒有虛名,成光桿司令一枚。
多年以來,在如此多高管出走背景下,諾普信依舊高處國內市場霸主地位,足見其功底之深厚。深處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每家企業都注入了創新的血液,甚至是植入了創新的基因。諾普信也不例外。2014年,諾普信營業收入大幅增長26.9%,創紀錄的超過20億元人民幣。根據我們的數據分析,這是我國第一家企業國內植保市場規模超過20億元。在公司實現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公司進行著從國內最大的農藥制劑企業向中國最大的農業服務商和農資分銷商的戰略轉型,并開始探索互聯網在農資經銷、農村社群中的運用。農集網、田田圈等諸多新的互聯網、APP一夜成名。
互聯網究竟是毒藥還是繞道超車之利器?在“找死”和“等死”中,國內企業在生死線上難以抉擇。互聯網高效、便捷的屬性,確實是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但我們究竟該怎么做?就此話題,諾普信攜農醫生、蜻蜓農服、京東等農資互聯網先驅將在第二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暨農藥行業排行榜發布會上為大家獻上饕鬄,吹響號角,duang起風暴。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第二屆農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暨農藥行業排行榜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