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農問題,在我國稱為以“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三農”問題。“三農”問題在我國的改革開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做出具體部署。 這五個“一號文件”,在中國農村改革史上成為專有名詞--“五個一號文件”。時隔18年,中央于2003年12月30日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回歸農業。
2004年1月,針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緩慢的情況,中央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文件要求,堅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切實抓緊抓好。2006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份2006年中央 “一號文件”顯示,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將邁出有力的一步。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文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下發,《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強化農業基礎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突出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強化農業科技和服務體系基本支撐;逐步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做好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2009年農業農村工作的要求是,把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增強科技支撐,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改革創新,千方百計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提供有力保障。《意見》包括: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強化現代農業物質支撐和服務體系;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強化"三農"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則和措施:對“三農”投入首次強調“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這一要求不僅確保“三農”資金投入的總量,更確定了比例要穩步提高。擴大了馬鈴薯良種補貼范圍,新增了青稞良種補貼,實施花生良種補 貼試點,把林業、牧業和抗旱、節水機械設備首次納入補貼范圍。首次提出要在3年內消除基礎金融服務空白鄉鎮;拓展了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政策性資金將有更大的“三農”舞臺。大幅度提高家電下鄉產品的最高限價,允許各地根據實際增選一個品種納入補貼范圍,補貼對象也擴大到國有農林場區職工。增加產糧大縣獎勵補助資金,提高產糧大縣人均財力水平,這將有利于提高我國800個產糧大縣的種糧積極性,維護我國糧食安全。2011年1月29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央文件首次對水利工作進行全面部署。2012年2月1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突出強調部署了農業科技創新,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
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一號文件連續第十年聚焦“三農”。2014年1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全文約10000字,共分8個部分33條,包括: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改善鄉村治理機制。
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央對“三農”方面的政策又有了新的變化和氣象,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做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強調了以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發展。對農業的發展,從體制、目標、方式方法、落腳點等諸多方面,強調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強調了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格局,強調了更加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有機統一,為全面深化改革描繪了藍圖。在認真學習和踐行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實踐中,中央還相繼出臺了城鄉一體化建設、戶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為推進農村改革提供了政策、機制和制度保障。
(截選自《中國農藥》第九期“政策變化看農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