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宋繼文 來源:永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日期:2014-10-23
近日,從網絡獲悉:“阿里巴巴計劃在未來3~5年內,投入100 億元發展千縣萬村計劃,即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帶動農村創業機會,讓‘淘寶村’模式在全國范圍推廣”。阿里希望通過電子商務的作用,讓農村也能享受與城市一樣的消費選擇,讓農民可以直接從廠家采購農資從而降低成本,讓農產品足不出戶賣到全世界。當阿里等網商大佬們瞄準了農村、農業,以迅猛之勢虎視眈眈志在必得時,你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了嗎?
山雨欲來風滿樓。互聯網思維、電商、微創新、微營銷、社會化營銷等,成了今年最熱最流行的幾個詞語。農資行業已到了關鍵的轉折時期,將會接受來自互聯網行業的全面洗禮,進行新一輪的重新排列組合,這不再是簡單圍著農資產品價格做文章,而是要跳出傳統的銷售思維,創建一個新的農資產業秩序。今后農資行業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縣鄉村的幾級銷售模式將被徹底打亂,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線上線下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店鋪式銷售會逐步向技術服務型發展,農資行業會向精細化方向發展,農資技術服務的功能將會進一步被強化。聰明的企業將不再牽絆農資簡單銷售,而是順應潮流,通過整合資源重構流通渠道,變革自身的商業思維。
這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不得不承認,互聯網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悄無聲息地對傳統的商業模式進行著前所未有的顛覆,農資從業者中的大多數,都有可能成為這個行業曇花一現的匆匆過客。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于近幾年已經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特別是一些努力者,好像越著急反而感到困難越多。對于陷入了迷茫的經銷商來說,就要對當前的農資市場形勢以及自己的處境進行正確分析,對自身的人品、能力、口碑等來個客觀評價。特別是要回顧一下自己的銷售行為和銷售方式:是故意賒銷、惡意促銷、以次充好忽悠農民,還是服務只吊在嘴上做樣子,產品表現與你宣傳推薦效果相差甚遠?是不是不良的銷售行為、錯誤的銷售方式加重了農民的逆反心理,制約了發展壯大?只有找準病因,才能對癥下藥。其實否極泰來,最困難的時候,恰恰是生機將要開始的時候。網商大佬涉足農業,是危機也是機遇,正好為農資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你自認為還有實力,還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的話,那么,你就要更新觀念,積極主動的適應時代潮流,重構互聯網思維下的農資商業模式,明確戰略定位,努力借助網商的優勢來站穩腳跟,世上沒有救世主,有的只有你自己。假如知識欠缺、能力較差、資金不足,人氣不旺等等的話,那就別在這溫水中再煮著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既然不想在五行中,那就盡早跳出三界外吧。
福兮禍之所倚。對于自認為自己的產品過硬,技術最強,營銷和服務團隊是最棒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的經銷商來說,也不能輕敵,狼來了小心被顛覆。阿里巴巴要將其電商拓展到農村市場,這次一出手就是100億元,計劃在縣村建立運營體系,創新農村代購服務、農資電商O2O等,幫助農民提高收入。業內許多人驚嘆,這次狼真的來了。今后農民對農資的選擇將更豐富、便利了,你能想到的,已經有人在逐步做到了,你不為客戶著想,有人為你的客戶著想。有句話說“當你滋潤的時候,也是別人最想來替換你的時候”。這就是現實,現實就是這么殘酷。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要想不輸,必須借力引智,抱著雙贏的原則,積極設法尋找網商大佬合作,借網商大佬的優勢,依靠金融資本和經營實力進入到農業全產業鏈條,發揮好自己原有的專業技術團隊服務作用,通過電子商務模式改變傳統經營方式,將企業改造成農業生產全程服務商,線上線下共同交匯融合,以農化服務為平臺,向技術服務型發展,不斷做精做細,開辟出一方新的天地,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才會不斷給自己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總之,網商來了,要有緊迫感。未來的十年,將是一個海盜嘉華年,數據重構商業,流量改寫未來的十年。花期著實有限,危機無處不在。如何能使自己在危機到來之前找到準確的定位,并在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之前成功融入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