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韓永奇 來源:山東蓬萊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日期:2014-08-12
2014年上半年,農藥行業開局良好,市場需求穩步增加,生產企業低庫存,高負荷,下游企業采購積極,出口同比大幅增加,主流產品價格穩步回升,農藥市場景氣度上升。
行情上升呈主流
2013年以來,由于農藥行業環保趨嚴,逐步淘汰落后產能,供給收縮下行業迎來景氣。2014年上半年農藥景氣度繼續提升,農藥價格步入新的上升周期,在環保核查、化學原料、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石油價格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上漲。如丁草胺、芐嘧磺隆、二氯喹啉酸等用量較大的除草劑品種價格持續上漲,漲幅達到10%。百草枯漲幅達30%,芐嘧磺隆由年初的20萬元/噸到5月份的30萬元/噸,硝磺草酮原藥由14萬元/噸上漲到16萬元/噸,2014年上半年草甘膦市場整體呈下跌走勢。草甘膦1-3月呈走高態勢,在4月初達到年內最高36000元/噸,4月中旬至今呈下行趨勢,截止6月末價格已達到半年內最低價格31100元/噸。殺蟲劑市場不溫不火,較為平穩,阿維菌素價格上升,吡蟲啉、甲維鹽、菊酯類價格微漲。毒死蜱、功夫類價格下滑。但殺菌劑行情不佳。大部分價格下滑,唯有多菌靈價格上漲,從底部一路竄到3.5萬元/噸。盡管行情出現了分化,但價格的上升,不少企業盈利狀況甚好。總之, 2014年以來的價格上升已是主流。然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價格也有差異。洋農藥以及高效低毒新品種、新制劑銷售較好,價格行情看好。
國外農企進一步搶灘國內市場
上半年,進口農藥增加,農藥的進口量繼續增長。要看到,以杜邦的阿砣、康寬、倍內威,拜耳的拿敵穩、稻騰、驃馬、露娜森,先正達的福戈、適樂時、愛苗、阿米西達,巴斯夫的凱潤、施佳樂、苞衛等為代表的跨國公司專利品種的搶灘,已使國產大宗常規品種的市場低迷,今年又將有大量高端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涌入國內市場。目前,進口殺蟲劑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已達25%,僅在安徽市場美國杜邦公司的康寬銷量就有600噸,銷售額4000多萬元,防治水稻害蟲面積500多萬畝次。跨國公司今年又加大了對殺菌劑的投放力度,據統計,在水稻和小麥病害防治中,國外殺菌劑的市場份額已占30%左右。江蘇、湖南、湖北等省水稻除草劑市場的50%與江蘇、浙江等省水稻殺蟲劑市場的80%已被國外專利產品占據,國產品種則逐漸萎縮。在國內農藥市場,進口農藥越來越強勢,跨國公司專利產品越來越多,據統計,國內大宗常規殺蟲劑的使用量縮減20%-30%,而進口高端殺蟲劑增長幅度在30%-40%。
下半年我國農藥市場走向分析
專家測算,在每年增產的糧食中,有70%來自種植面積的增加,30%來源于化肥和農藥施用量的增加。下半年我國農業的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奪取今年秋糧豐收的任務異常艱巨,由于第三季度將進入高溫多雨的季節,病蟲害發生程度將會較為嚴重。這將為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但也為農藥市場帶來機遇,市場會保持一段時間的繁榮。中央對農業的政策沒有變化,尤其是免征農業稅、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購置大型農機補貼等,不斷完善農業補貼辦法,根據新增農業補貼的實際情況,逐步加大對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種糧補貼力度,將有效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糧價的上升、農產品價格上揚,農民增收大幅度提高,也將促進農藥市場的發展。
一是農藥市場需求將保持旺盛態勢,供求局面將繼續得到改善。供求問題依然成為下半年我國農藥工業發展的關鍵,供求關系的改善取決于蟲情。筆者認為,下半年農藥市場形勢依然看好。下半年部分地區病蟲害規模性發作可能性較大,防治壓力增加有望拉動國內市場需求。下半年是國內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農作物全面用藥時機,由于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降水較多,有利于病蟲害的繁殖,這將拉動農藥需求。2014年全國農藥需求總量(商品量)為100.99萬噸,折百量為32.97萬噸。下半年用藥量將大于上半年,實際用藥相比將會有所增加,供求局面將繼續得到改善。但目前總供應量依然很大,要想保持供求的平衡,依然要依靠出口。
二是農藥價格將繼續上漲。下半年,環保壓力增大,關停生產線將不再是小數,這樣,市場供應減少。同時,隨著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國家扶持農業政策的落實、農民種田積極性的提高,農民收入的增加,將進一步促進秋季農藥市場的需求。農產品價格上漲,政府鼓勵農民種地政策,大大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一些地區過去只種一季稻,今年改種兩季稻,復種指數提高。這些因素都促使用農藥量的增加。
三是品種結構隨市場需求繼續調整。2014年我國玉米草害和水稻病蟲草害是防治的重點。從需求的數量來看,國內農藥品種比重已呈現出多元化的走向,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三大類農藥品種比例在逐步調整,其中除草劑比重上升最快,殺蟲劑比重將會下降,高效、低毒、環保新型農藥發展迅速。殺蟲劑需求略有減少,殺菌劑需求有所增加但增速緩慢,除草劑需求繼續走高,植物生長調節劑需求減少;殺鼠劑需求微增。未來,除草劑市場將得到發展。從品種的需求量看,草甘膦貨源依舊吃緊,甲維鹽仍然看好,吡蟲啉和烯啶蟲胺值得繼續關注。隨著首批環保名單如預期趨緊,新環保法將會讓后市環保方面將有所作為。從環保方面來看,通過核查的產能占國內草甘膦總產能的兩成,未通過核查的企業開工率可能會受到抑制,新增產能將變得更加困難,同時通過核查的草甘膦企業可能在出口市場獲得優勢,未來草甘膦行業可期。同時,結構調整還表現在高效、安全和低殘留農藥產品上,綠色農藥將受捧走俏。
四是下半年農藥出口出現良機。受天氣異常頻率加快、糧食供應緊張、庫存低位三因素影響,國際糧價未來中長期趨勢將不斷上揚。今年以來,國際農產品上漲將帶動全球農業的發展。美國和南美等地區的生物能源生產的再度啟動,將為國際農藥市場需求的增長帶來福音。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未來全球糧食產量將繼續增長,對化肥和農藥的需求量也將增長。2014年全球農藥需求將旺盛。有專家稱,2014年我國農藥出口將有望穩步向上,預計增速將達到16%。部分發達、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對農藥產品的需求加大,中國出口東盟各國的農藥量每年都以10%以上速度增長。中國出口產品結構性變化加劇,制劑出口從2011年開始已進入高速增長期,2012年農藥制劑出口數量86.09萬噸,同比增長14.22%,2013年農藥制劑出口近88萬噸,預計2014年制劑出口同比將有10%的增幅。除草劑出口還將遙遙領先,出口量、出口金額分別都將增長。我國農藥出口下半年將有希望穩步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