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涂俊明 來源:農藥工業網 日期:2014-05-16
正值小麥揚花抽穗期,老天卻是隔三差五地陰雨連綿,田間地表水不斷,麥田里陽光與空氣通透性較差,成為一些病菌的“溫床”,極易引起小麥赤霉病。
小麥一旦大面積爆發赤霉病,發生田塊小麥不僅嚴重影響產量,降低麥子質量,且對人畜的食用都會帶來安全威脅。因此,每到赤霉病易發高發時期,各地農業部門都要大力宣傳動員,組織農民切實加強用藥部署,強化對小麥田塊的農藥噴治。
幾乎就在同時,在一些地方媒體上看到保險公司刊登“緊急啟示”,在對小麥赤霉病危害嚴重性進行一番宣傳之后,呼吁農民朋友加強防范,認認真真做好赤霉病的農藥治理,保險公司為農民植保用藥“著急”,這是今年仲春里農業生產領域里的一個新動向。
明明是農藥、植保等農業部門的職能事項,保險公司卻對農民責任田的赤霉病防治工作“關愛有加”,植保領域農民朋友噴藥治病的事兒,他們在此著哪門子“急”?
原來,這些年來,隨著各地保險業務及其參保物的不斷“加盟”,農業保險的具體內容不斷“添加”,為了規范農業保險活動,保護農業保險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高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促進農業保險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保險條款中責任免除有關規定: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后,被保險人不及時補救,不認真管理,以致加重災情而造成損失擴大,例如小麥赤霉病用藥等,由于農家防治不當,導致保險小麥田塊的損失,保險公司有理由拒賠或僅按比例賠付。在夏熟作物中,赤霉病是小麥最主要的病害,近年來該病在一些地方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小麥赤霉病的防治關鍵是抓好抽穗揚花期的噴藥預防,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保險公司建議廣大種植農戶按照植保部門要求,認真做好小麥抽穗揚花期的噴藥預防工作。
原來農作物的田間藥物治理,列入作物保險的責任區內,無怪乎保險公司與農業管理部門同樣“急”,關注著農民對防治赤霉病時的農藥應用管理。
保險公司為農民防治赤霉病“著急”,溫馨提示抓好抽穗揚花期的噴藥預防,顯示了我國農村經濟、農業產業領域正在向縱深、寬泛的方向外延拓展,引發更多的涉農單位關注,引入更多的保障服務部門參與,對大農業中的農藥、化肥、種子等農資應用齊抓共管,形成農業產業發展的優厚氛圍。而保險公司的事先“著急”,事先“啟示”,要比那些“噴錯了農藥,錯過了時機,造成了損失,釀成了理賠”的事后處置主動得多,聰明得多。
保險公司與農業植保部門同期參與赤霉病的宣傳,事先“安民告示”,既是對農民的負責,又是對自身業務的正確擔責;既能夠直接減輕理賠壓力,又可以彰顯我國保險行業正能量。同時密切了保險事業與農民群眾的真摯感情,提升保險事業的社會公信度、感召力,更是當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保險人聯系群眾、聯系實際、聯系實務的具體行動。
多業助農,共同興農;保險護農,實事支農。多年來,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為緩解受災農民的生產生活困難和促進社會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完善與提升,農業保險拓展空間依然很大,如果要達到應保盡保的水平,覆蓋面還要大幅提高。從國外發達國家看,農業保險的保障水平能到實際收益的80%至90%,而在我國甚至連成本都不夠,廣大農民對提高保險金額的需求很強烈。尤其是隨著農村人口的外移,要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就必須推廣農業機械化、農業植?,F代化、治理手段科技化。而這些新要求、新變化,又讓農民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越來越大。
保險公司為農民防治赤霉病“著急”,是助農、興農、護農、支農的“實事實辦”,同時還預示著保險業將會更多地介入到農藥、化肥等農資領域的“研制與生產”、“銷售與應用”之中,讓人民保險真正當好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后勤”、農民豐產增收的“田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