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汪建沃 來源:湖南省農藥工業協會 日期:2014-04-25
日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由農業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新標準規定了387種農藥在284種(類)食品中3650項限量指標,較2012年頒布實施的《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新增加了65種農藥、43種(類)、1357項限量指標。據悉,新標準將于2014年8月1日起開始施行,《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同時廢止。
專家指出,新標準在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上都有顯著提升,力求用最嚴謹的標準,為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法定的技術依據。
專家強調,作為我國監管食品中農藥殘留的唯一強制性國家標準,新標準的頒布與即將實施,標志著我國食品中農藥殘留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對生產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嚴格監管亂用、濫用農藥,保證“產”出安全食品和“管”出安全食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進綠色生產,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據了解,此次新發布標準具有以下四大特點:一是擴大了食品農產品種類;二是覆蓋了農業生產常用農藥品種;三是重點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鮮食農產品的限量標準;四是新標準基本與國際標準接軌。
新標準發布后,立即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新標準的發布,一方面體現了我國政府高度關注民生的大國風范,另一方面表明我國政府對于食品安全的積極態度。
新標準的實施,可以從源頭杜絕亂用藥與濫用藥事件的發生,從而避免毒豇豆、毒烏龍茶、毒韭菜、毒生姜等悲劇重演,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農產品出口。
新標準的實施,有利于促進農藥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促進行業責任關懷體系建設和自律,敦促農藥企業用行動改變形象,如談藥色變永遠成為歷史;
二是有利于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加大調整產品結構力度,加快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淘汰速度,大力發展低毒、低殘留、安全、環保型農藥;
三是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農藥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形成與國際農藥巨頭有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四是有利于推進行業信譽與品牌建設,用國產放心農藥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增產增收,實現“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而且我們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愿景;
五是有利于行業加快低成本優勢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型升級步伐,促進農藥原藥和中間體協調、平衡發展,抑制有毒副作用溶劑的所有,促進制劑向高效、安全、環保型邁進;
六是有利于引導行業良性發展,促進企業增強知識產權意識,加大創新投入,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實現農藥行業中國制造變中國創造的華麗轉型;
七是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學研的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不斷提高農藥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不斷增強農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八是有利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匯聚社會各方之長,凝聚社會各方之力,實現農藥強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