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本站編輯 來源:病蟲害測報處 日期:2012-10-16
當前,長江中下游及以北大部稻區中晚稻已經收割,江南稻區處于黃熟期,正陸續進入收割期,華南稻區晚稻處于抽穗灌漿期。經前期大面積、高強度的有效防控,江南和華南稻區除稻飛虱外,其他水稻病蟲發生已基本定局。據統計,水稻病蟲害當前發生面積9747萬畝,新增發生面積951萬畝。
稻飛虱在江南和華南稻區總體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當前發生面積3149萬畝,新增發生面積350萬畝。近期,廣西監測到大量稻飛虱回遷峰,據統計,38縣(市、區)10月1-5日燈下誘蟲32043頭,是上年同期的13倍,較常年同期高7%,其中褐飛虱比例為65.2%,是上年同期的1.4倍,略低于常年同期。隨著水稻的陸續收割,江南稻區稻飛虱以高齡若蟲和長翅成蟲為主,田間蟲量較上周有所下降,百叢蟲量一般200-600頭,低于上年同期;華南稻區稻飛虱田間蟲量略高,百叢蟲量一般200-900頭,廣西局部高達2000-3300頭。稻縱卷葉螟在華南稻區中等發生,當前發生面積864萬畝,新增發生面積59萬畝。田間畝蛾量一般100-1500頭,與去年同期相當,畝幼蟲量一般700-2500頭,高的2600-5000頭,對水稻的危害已基本定局。
隨著水稻陸續成熟,江南及以北稻區各種病蟲害發生趨于平穩,危害逐漸減輕;隨著晚稻蟲源陸續回遷,近期華南晚稻區“兩遷”害蟲燈下、田間蟲量仍將進一步上升,仍需加強監測防控工作。
截至10月15日共完成以稻飛虱為主的水稻病蟲防控面積2622萬畝,其中稻飛虱防控面積1407萬畝。目前,水稻病蟲防控工作已接近尾聲,江南及以北稻區防控工作已基本結束;華南稻區也已進入抽穗灌漿期,各級植保技術人員在節假日仍然堅守崗位,繼續加強監測,并針對重發區域加強防控力度,確保了水稻病蟲害沒有因節假日而加重,全力奪取晚稻豐收。